1 / 13
文档名称: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doc.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doc.doc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6/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长期以来,无论是纵欲还是节俭,消费都被认为是私人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在消耗、消灭、毁灭和浪费等意义上理解消费,消费因此被妖魔化和污名化,学界也曾对其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消费是对文化的腐蚀”(Miller,1995),但学术的思想和创新此时却从这些稀松平常、细微琐碎的消费领域等方面获致进展,近些年消费文化研究以及消费社会学和消费人类学领域的异军突起即为一个证明,其中关于鲍德里亚消费思想的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对于鲍德里亚的思想,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讨论和分析,但仍然值得重新梳理、探讨和评估。中国学术界对鲍德里亚的批评多于赞扬,并常常带有较深的感情色彩和价值偏向,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鲍德里亚无视生产的过程,从而遁入了符号的世界,符号君临天下并建构了意义和存在,真实之物的死亡带来了虚无的蔓延。这样就打破了生产之境,世界剩下的就只是一个除却真实和主体的死亡的符号沙漠(仰海峰,2003)。第二,用基于生产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鲍德里亚的理论进行指责和评价(张一兵,2010;余培源,2008)。笔者认为,鲍德里亚并没有忽视生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而是在生产的前提中建构自己的理论,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范畴内探讨符号的价值和逻辑。本文试图比较马克思和鲍德里亚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探讨他们的差异和共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是以商品为核心,围绕价值的生产描述现实中的阶级关系与不平等的结构;鲍德里亚则以符号为核心,探讨物的使用价值升华到符号的逻辑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操控性和虚幻化。鲍德里亚是否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者的思想都能提供一种看待日常生活的视角,并且关注的都是人何以安身立命的问题,只不过他们给人类救赎开的药方不同。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指出了人类的归宿是共产主义社会,鲍德里亚却返回到经典,回到了象征交换的原始的浪漫主义视阈。一、生产者社会与消费者社会的逻辑关联性马克思和鲍德里亚所做的研究和分析,都是从各自所处的社会状况出发。马克思描述的是一个生产者的社会,是一个资本统治并重组社会的悲惨状态,“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2004:871)。商品、货币、资本这些带有原罪的现实奴役着人,所以马克思设想通过消灭产生这些状况的前提——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来完成人的解放。他以劳动力为分析核心,着重探讨商品的价值一劳动力的凝结,进而分析整个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的特征:公民身份、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资产阶级不仅把生产者当作劳动力,还看做是消费力。资产阶级就这样通过媒体和文化意义构建一个与生产系统遥相呼应的完美消费系统,消费因此就变成一种制度和统治策略,一种为了使自己的社会体系不致在危机中毁灭或者证明自己合法性的治理术,使工人对消费过程比对生产过程更有兴趣(CarrierandHeyman,1997)。生产的推进导致消费方式的推进,消费反过来又引导生产,消费社会的形态由此悄然产生,但马克思没有关注如何理解私人消费策略。鲍德里亚从另一视角解读现代消费社会,即对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的关注。在他的理论中,使用价值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它并非作为一种抽象客观的同一性,而是作为“抽象的社会需求力而存在”(鲍德里亚,2009),这恰恰是马克思忽视的内容。鲍德里亚(2009)认为,物的使用价值并非对每一个人都是同一的,而是不同的、有差异性的和可比的。比如,对于蜡烛的使用价值,有人看重的是照明这种工具性价值,也有人追求的是烛光晚餐的浪漫气息价值。这种对马克思使用价值的批评不无道理,特别是随着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和大众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扩张,物所承载的社会意义的差异性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这都引起理论的发展和革新,从符号学的视角研究新出现的消费社会的各种现象也是合理的。鲍德里亚的理论并非是对马克思的误读,也并非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抗,而是一种新的理论学说。鲍德里亚关注物的使用价值的意义性和区分性,并把物体系升华到意义的符号系统来关照人的生存状况。他发现人的真实性已经丧失,人开始从被生产奴役步入被消费奴役,这种悲观的现实(马克思所没有经历的)促使他寻求象征性交换以求达到人的解脱。如果说在马克思那里是以生产过程定义人,那么鲍德里亚则是认为人们逐渐通过商品来定义他们自身、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世界(Miller,1987)。由此可见,鲍德里亚并没有忽视生产,而是在生产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对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解读,忽视这一点而对鲍德里亚进行批评难免失之偏颇。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如同马克思对生产社会的研究一样,呈现出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回归,充满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二、生产社会视野下商品的终结与完满的个人在马克思的话语中,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