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doc

上传人:lxydx 2019/12/5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传播者,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教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学****和生活的服务者。从大局来讲,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和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培养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对于如何建立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一、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按1:200配备)。 。特别表现为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刚毕业一年或两年,年龄相仿,职称都处于起步阶段。 ,思想不稳定。随着形势的发展,专职辅导员队伍的职能发生了变化,除日常教育和管理外,还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工作;事务繁琐,责任重大。加之目前对困扰着辅导员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出路问题、待遇问题等)得不到较好解决。同时他们的工作效果显现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其工作好坏的绩效很难及时判断,外界不能及时的给予很好认同评价。因此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稳定性。调查发现,辅导员一般在此岗位工作2~3年后,普遍感觉前途渺茫,希望转向其它岗位,而且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比较消极。 。专职的辅导员大部分是非思政专业的,工作状况处于落后的、经验的、自发的意识状态,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效果。 。辅导员具体的、阶段性的事务过多,疲于应对,真正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专职”时间反而很少。从辅导员工作记录中就发现事务性的工作几乎占去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而与学生的谈心,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等工作的记录就很少,辅导员主要职责思政教育工作无形中被弱化。二、辅导员队伍现状产生的根源分析 ,要严格按照1∶200比例配备辅导员还存在一定困难。 。第一,辅导员的选拔渠道单一,未形成从年龄、专业、职称等方面的梯度,满足不了思政教育工作多层次的需要。第二,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是由各高校的学生处垂直领导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虽说也有其易控好管理的方面,但客观上形成学工部门单线“孤军奋战”吃力育人的局面,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未形成全院上下“共育人”的合力。 ,而实际处于被两个群体边缘化的地位,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上得不到足够重视。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对辅导员的工作不理解,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轻视辅导员的工作在高校中地位和作用。这种实际工作地位的重要性与现实人们的忽视形成了巨大反差,对辅导员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另外,在实际中对辅导员岗位的工作要求高,任务重,而实际待遇(经济、政治待遇)又偏低,这一高一低反差太大,造成部分辅导员心理失衡,严重影响着他们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他们必须从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出发,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但是,严重的思政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步履维艰,工作效果不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