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悟苏东坡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栗振坤王春燕杨晓萌王晔张国伟任丹阳王志鹏陈鲁夫张继哲赵凤杰冯利莹榜上有名段丽静赵明明张廷荣夏国栋张文静葛茂帅李慧敏常颜超张相龙榜上有名感悟苏轼(一)?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一代文学大家——苏轼更是如此。余秋雨先生说,苏轼是一个被文化群小诬陷、被小人牵着的大师,;林语堂则评价苏轼说,他是一个快乐的智者。林语堂还这样评价他:苏东坡是一个个性鲜明而永远说不透的谜,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大画家,一位皇帝的秘书、政治上的反对派,一位巨儒、佛教徒、修道者……一位善于谐谑逗乐的小丑。?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冠绝天下、横放杰出;其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犹有卓见。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贬。做官勤政爱民,兴利除弊,深受人民爱戴。?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这样一个复杂的人,却是让人难以看清。?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苏东坡总是一副硬汉形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其豁达与豪放由此可见。就是这样一位硬汉,却也常显出他柔弱的一面。“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最深情的恐怕是这一首《江城子》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或许就是铁汉柔情吧,又有谁能在逝去的亲人面前还能保持坦然??……?青年的豪情壮志,经过仕途的坎坷,已被消磨殆尽。风流才子,已变成迟暮老人。他只是一个孤独、可怜的人啊!那个望月怀远、起舞弄清影的舞者;那个看孙狼、亲射虎的老夫;那个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痴情汉;那个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才子。你的仕途多遭坎坷,却没有怨天尤人的感慨,从你的浅浅一笑中,我看到了似比天阔的襟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坦然!险滩急流处,你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你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只能使你成熟,使你振作。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结束,化作成熟和淡泊。你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你是笑对人生风雨的行者,你用肩膀托起了民族道义的重量,你承载了一个王朝的飞翔。——王晔?然后,苏东坡孤独的重回朝野,生活也似乎开始平静。但命运多变,龙颜大怒,苏轼被贬黄州。我们可爱的词人怎么能斗得过职业政客甚至政治阴谋家?闻一多曾这样描述中国:骷髅赶着骷髅走。也许,历史被小人操纵,是我们中国的特色。苏轼当然没能幸免,最终他被小人牵到了黄州——一个后来与他紧紧相连的地方。?苏轼孤独的走了,正如他孤独的来,他无话可说,也无话能说。只留给满朝一个淡淡的身影。?——栗振坤我所认为完美男人的类型应是外刚内柔的,所以我不喜欢包拯的铁面无私和岳飞的“怒发冲冠”与“仰天长啸”,但我最推崇的形象是与包拯与岳飞同一朝代的苏东坡。外表的苏东坡有一身的霸气。像“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这样的句子一般文人是写不出来的,而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锥不逝”又显得武气太重,缺少了文人文人应有的柔。男人与酒是不易分开的,有时酒中方显男儿本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显出东坡酒后的真言,即使我读上百遍也无法琢磨透东坡写此句的心境,用写意境的手笔来表达一种意思,这着实是需要文化功底的。古人写酒与写不服老的诗句很多,像太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句子多少有些低迷的气味夹杂在里边;像曹孟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等句子表达出的终究是“烈士暮年”的秋气。东坡的才学是无人能及的,曹子建地下若识得苏东坡,也许会送去“七斗米”,而东坡对于古今的才学之士的态度又是怎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王志鹏?然而,东坡先生不像鲁迅那样崇敬而略让人畏惧,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诙谐的影子,看到挚深的爱情,看到善良的光辉。?苏轼与三位妻子之间的感情历来受人敬佩羡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悲痛不觉让人为之一凉,生死相隔的无奈引起一曲又一曲凄美的悲歌,又有谁说他与王佛的这份感情比不上“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絶期”的如滔滔江水不绝的悲情?“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这是他写给逝世妻子王朝云的。夕阳西斜,在竹林中洒下斑驳的影子,本是如此诗意。抚琴一曲,却想到了你,万般相思,如骤然而下的雨,缠绵无期。昏暗的烛光拉长了我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