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279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19/12/5 文件大小:4.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8年—2017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 一、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重庆市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中心两江半岛西侧,处重庆市城区中部,是重庆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临北碚区,西接壁山县,南靠九龙坡区,东接渝中区,与江北区隔江(嘉陵江)相望。辖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13个街道、12个镇,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是享誉中外的科教文化名区,重庆直辖市竞争力重要集聚区和“一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引擎。全区常住人口89万,流动人口30余万。沙坪坝区是重庆市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结点,6个火车站,4条铁路,5条国道、省道贯通全区。国家级重庆大学科技园、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子工业园、西部现代物流园、台商工业园位于区内。分布有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大专院校19所,科研院所67个,电大职大10所,中小学129所,在校学生30多万人,教育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3。2008年,,%。,%;,增长12%;,%,二、三产业形成支撑全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34元,%。商贸流通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胡***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从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未来发展定向导航;市委确立“一圈两翼”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步伐,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区委十届二次全委会确定的“112345”发展路径,通过全力打造现代物流等“三大高地”,促进“东中西西”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将形成以现代物流、商贸与现代服务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从中央到市、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中,主线就是发展,即通过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发展城市产业经济,就是发展商贸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工业经济由工厂化工业向公司化工业转变,带动农业由传统生产向生态环保型原料种养殖基地和旅游休闲产业转变。发展商贸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重庆市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都市产业示范区,就是对“314”总体部署、实现城乡统筹和“112345”发展路径的贯彻落实。商贸服务业面临新一轮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好机遇。(二)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部《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发展的决定》(渝府发〔2008〕98号)《重庆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十一五”综合发展规划(2006—2010年)》《重庆市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商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2005年—2015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东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新城总体规划》《重庆市沙坪坝区上桥—新桥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沙坪坝区人口规划》(三)规划范围和对象辖区规划总面积396平方公里,覆盖14个街道、11个镇,以重庆城乡总体规划“二环”内的333平方公里土地为布局重点。规划六类主要商业设施:商业中心、功能性商业区、社区商业中心、专业市场、物流园及物流中心。覆盖营业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市场、商业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大型百货、3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和专业店、商业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社区商业和三星级以上酒店。(四)规划期限2008年-2012年,远期到2017年。二、规划原则(一)统筹考虑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立足于沙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充分考虑沙区和周边地区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特点,现有商业网点布局、旅游景点和交通条件;研究消费规律和发展趋势,与消费群体分布和购买力水平相适应,据实统筹考虑。(二)各具特色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体现多样化、层次化,按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专业特色街的不同要求设置。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将结构调整与业态创新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功能的协同效应。(三)结构合理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避免贪大求多、过分集聚和重复建设,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四)适度超前原则商业网点布局,应当瞄准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目标,着眼长远,以满足需求、引导消费,关注供求变化,创新消费方式,挖掘市场潜力,大力发展都市购物旅游。在网点分布、业态设置、购物环境等方面适度超前,提升起点与标准,开拓新商贸服务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