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安徽沿江城市群规划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沿江城市群规划模板.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19/12/6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沿江城市群规划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沿江城市群规划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沿江城市群发展步伐,对于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沿江城市群发展。1990年7月,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1995年、1996年、2002年和2005年先后四次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动沿江城市群发展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沿江城市群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沿江城市群优势,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2006—2010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规划范围与1995年规划相同,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包含市区及全椒、来安、天长)8市及所辖29县(市),,%;,%;,%。其中,马芜铜宜4市以占全省5%%的人口,%%的财政收入。规划纲要重点明确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产业、城镇、岸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建设与布局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规划纲要是推动沿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第一章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第一节基础条件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沿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长江黄金水道,京沪、沿江、宣杭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蚌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将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联结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沿江城市群拥有近80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充沛,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铁、铜、硫及石灰石等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十分适宜人居。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要素成本低廉。沿江城市群工业化水平较高,冶金、汽车、建材、家电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安庆石化、海螺、奇瑞等一批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沿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对全省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境外开放水平较低;思想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也还存在较大差距等。第二节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沿江城市群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沿江城市群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为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在产业发          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进入新一轮调整,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崛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沿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加快;沿海地区受产业结构升级、商务成本上升,以及土地、环保、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产业也呈现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沿江城市群区位优越,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上具有良好的条件。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的加大,沿江城市群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第三节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沿江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