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省考申论真题————————————————————————————————作者:————————————————————————————————日期: 2014年江苏省考申论真题材料1:民族的复兴最终必将反馈到个人身上,体现为个人幸福,否则,民族复兴就抽空了意义。就这种关系而言,个体幸福是根,民族复兴为表在解释“中国梦”时,说了一句极为重要的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作为无数个体的集合体,中国的亿万家庭构成了全体国人的一个个生活的港湾,承载着全体国人对幸福的渴望与梦想。因此,家庭幸福就是“中国梦”在每个家庭中的鲜明投影。这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位女镇长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如能把一个个‘小家’的梦圆好,中华民族‘大家’的梦就一定能实现。”中国家庭幸福么?2013年5月15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发布了相关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1/3以上家庭感到非常幸福,但是,影响家庭幸福的因素也很多。材料2:春节长假即将结束,归家的游子又将远去。路上,微博上,网友纷纷“晒团圆”“晒幸福”。有些内容让你看后,感到既甜蜜,又心酸。网友“冬日温柔”在微博上写道:“我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倒了三次车,终于从繁华都市到了家,可以盘腿坐在炕上看电视,大口大口地吃着母亲刚烤出来的大红薯,还有苹果干、脆花生、野红果、黑枣——太阳大了,院子里的小黄狗撵着大母鸡跑……”在陪父母贴窗花、挂灯笼、放鞭炮的一团喜气中,有网友深情地问自己:“父母年迈,我们跟他们还能见几回面?”“中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算一算,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这些发问让不少网友感到鼻子酸酸,直想哭。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有了法律约束条款:“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看望父母的,父母可向法院起诉。”新法的“探老”规定,让“企业假期”备受关注,诸多企业员工表示:也想常回家看看,怎奈人在谋生,身不由己。张先生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在广州一家国企上班。他说,坐火车回家来回得花四五天时间,虽然坐飞机一天可以到,但一个来回路费就得5000元。毕业第一年,他平均到手月薪不足3000元,想省出一笔回家费用确实不易,只能一周一个电话关心下父母。现在张先生的薪水倍涨,钱已经不是问题,但时间却更加紧张了,他说:“我也想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每个假期都回,但没那么多假期。”张先生认为:“常回家看看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企业能不能将探亲假执行下去。作为职工不能找领导强行要假,更无法与之叫板、对簿公堂。”在张先生看来,新法实际效用不大,症结在于对企业没有强制性约束,没有合理投诉制度。材料3:这是Z市东郊一处工地宿舍,上下两层共34间简易房,其中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了5张架子床,10人居住。每个床头前都挂着一顶安全帽和一个比脸盆小一点的饭碗,床底下塞满了五颜六色的蛇皮袋和杂物,刘某夫妻就住在这个简易房里。这个工棚里住了9位男性,只有他媳妇一个女人。这是又一间简易房,里面有一张看不清内容的床面用大床单遮着,床下是两双拖鞋,男女各一双。里面的人担心晚上起风帘子“跑光”,所以中间留出的缝隙也夹上了几个塑料夹子,外面几个光膀子大汉胡乱地睡着。此刻,有些情绪需要克制,因为帘子里躺着一对小夫妻。帘子外的人紧张,帘子里的人更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