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戏曲鉴赏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戏曲鉴赏论文.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2/7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戏曲鉴赏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戏曲鉴赏摘要:中国古代戏曲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在这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元代和明清两代又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巅峰时期,古代戏曲产生了革命性发展。一、有关元杂剧与明清传奇的知识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是屮国戏曲史上两种不同戏曲体裁的名称,它们既具备戏曲文学的共性,乂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关于其区别,明人吕天成在《曲品》(卷上)中从音乐的不同、外在体制的长短、内在结构的繁简几个方而进行了科学的论述:“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演作传奇。朵剧北咅,传奇南调。朵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开传奇之门?非传奇则未畅杂剧之趣也。”元杂剧乂称北杂剧,因其全用北曲曲调之故,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了,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了,不相重复。因其形成于北方,受北方语言的影响,故曲韵只冇平、上、去三声,无入声韵。曲文平仄通押,讲究音乐的动听和声调的优美。如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曲用“正宫”,由“端正好”、“滚绣球”等十支曲子组成,一韵到底。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也可放在折与折Z间,起过渡承接作用。楔子一般只冇一两支曲了。元杂剧的这一结构形式完整而严谨,但有时会限制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利于剧情的展开,所以有些剧本突破了这一结构,如王实甫《西厢记》。在表演方式上,元杂剧由一人主唱。据此,由正旦唱的称旦本,由正末唱的称末本。在旦本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宾口;末本亦如此。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人独唱的形式转化来的。例如关汉卿《窦娥冤》是旦本,四折唱词都是由止旦窦娥一人主唱;马致远《汉宫秋》是末木,四折唱词全由止末汉元帝一人主唱。元杂剧中的对话或独口称为“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R宾白,以具明白易晓也。”(徐渭《南词叙录》)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舞台提示称为“科”或“介”。唱词、宾白、科介三者相互配合以刻画人物,表现剧情。课文《西厢记》(节选)、《窦娥冤》(节选)为元杂剧代表作。明清传奇是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元灭南宋而统一中国后,在南北文化交流屮,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明清传奇与元杂剧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在体制规模上,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为通例,明代杂剧虽然有所突破,但规模仍然不大;而明代传奇短的也有十几出,一般都在几十出以上,在体制规模上更加自由和庞大。如《牡丹亭》五十五出,《长生殿》五十出。明中叶以后,传奇作者演奇事,绘奇人,抒奇情,写奇文,用奇语,成为--种文学潮流。历史剧、风情剧、时事剧、社会剧,各种题材的作品应运而生。第二,在曲调曲牌上,杂剧一折用一套曲子,曲子可多可少,但都要使用同一宫调。明清传奇则不受此限制,可以“借官犯调”,除南曲外还可以适当采用北曲曲牌。南北曲合套的形式不仅得到了普遍运用,而11合套的形式也多样化了,冇一南一北交替使用的,也有南北混用的。第三,崔演唱方式上,元杂剧是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对话和动作;传奇则有多种演唱方式,谁上场谁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