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建立实行“上代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实行“上代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浦城县总工会针对中小非公企业难以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问题,拓展《上级工会代表和代行基层工会处理重大问题》工作机制,建立实行“上代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经过近年来的运作、充实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协调、工会运作”的良好格局,成为“依法实行、科学合理、利益兼顾、和谐稳定”的工会维权工作新机制。一、创新项目的提出原因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在这些非公企业中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出现了难题:一是这些非公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往往很淡漠,部分企业经营者对集体合同有抵触情绪,认为集体合同会束缚自己、带来麻烦。二是作为企业工会主席,他们必须代表员工与企业经营者谈判,而作为企业雇员,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企业经营者的领导和限制,这一特殊情况,导致这些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在开展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发挥工会主席作用。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推行。如何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广泛地开展下去,切实做到建会与建制相结合,做到建制与发挥作用并重,扩张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县总工会把这项工作成为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决定建立实行“上代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这既有助于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又为中小非公企业工会排忧解难;既依法维护职工利益,又能促进企业发展。二、创新项目的主要做法:1、明确集体合同协商的主体。以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代表和代行基层工会组织对劳动关系影响较大的问题与所属的企业资方进行协商,由工会联合会主席与所属企业资方法人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把辖区内中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都纳入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对象范围,把基层企业工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上提一级,加大了上级工会的维权责任。2、明确集体合同的内容。集体合同主要内容包括: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3、规范集体合同的运作程序。一是广泛征求意见。乡镇(街道、园区)工会联合会负责收集各基层企业职工的意见和各企业的经营状况。根据各企业的实际,形成各企业的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的草案。二是建立各企业工会集体协商代表组织。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作为各企业职工方首席代表,在各企业工会委员中推选出与企业资方代表人数相等的工会委员为该企业职工方代表成员。各企业资方法人为各企业资方首席代表,各企业的部门负责人为各企业资方代表成员,各企业都组成双方代表成员人数相等协商组织。三是代表和代行企业工会履责。乡镇(街道、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既是上级工会领导,也是各企业协商谈判的职工方首席代表,适时出现在企业资方面前,代行企业工会职责,一方面做职工思想工作,维护企业稳定,另一方面代表企业职工与企业资方协商谈判,表达企业职工心声,有理、有据、有节地维护职工利益。在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条款内容工作中,他们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特点及难易程度等现状,确定各企业集体合同的条款内容,以及确定不同的签订形式和方法。如:对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可签订单项集体合同;企业生产运营状况好的企业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四是举行签字仪式。由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与所属企业资方法人签字盖章。五是报送审核。经签字盖章的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审核。六是公布集体合同内容。各基层工会把生效的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内容在各企业进行公布,使广大职工了解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的内容,以便遵照执行和监督。4、加强集体合同的履约监督,提高约束力。一是建立区域性职代会听取、审议各企业对集体合同的履约制度,各企业执行集体合同情况向本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职代会报告,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有力地提高集体合同在各企业的履约率。二是在县、乡镇(街道、工业园区)二级建立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三是聘请3名县人大代表、3名县政协委员担任全县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督察员,深入各乡镇、街道、园区企业进行集体合同履约情况专项调研,视察和指导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四是县人大和政府的执法检查活动,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的履约作为《劳动法》、《工会法》执法检查和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增强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