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格式:ppt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四川农业大学目录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两个概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1、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至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2、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供求变化调节资源配置和引导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形式。所有制结构单一化(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为选择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选择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个时期内基本适应并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后来被推向极端,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总思路下,总结和借鉴前人经验教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选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十七大提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资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要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并具有不同的性质。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我国所有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