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元素分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素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素分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元素分析方法之近红外光谱分析小组成员:张玥赵彩松蔡琼摘要目前,国内冶金、铸造、机械等行业的用户为分析金属材料中除碳硫以外的微量元素成分时,可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有很多种,例如,光谱分析,分光光度计,比色元素分析仪等。其中光谱分析是很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之一,在光谱分析方法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是普遍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的一种分析方法。关键词:发展历程,元素分析,原理,近红外光谱分析目录1、、、,50年代出现了商品近红外光谱仪,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应用早于目前我们更熟悉的红外(即中红外)光谱,但是,近红外光谱吸收较红外光谱弱,谱带重叠多,受当时在光谱仪性能和信息提取技术条件的限制,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不多,在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发展期间,几乎被人们遗忘。直到1950年,Norris早期使用近红外光谱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测定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取得的研究结果,才激励人们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学科诞生,近红外与之结合产生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尤其是近十年来,近红外在仪器、软件和应用技术上获得了高度发展,以高效和快速的特点异军突出,焕发了青春,倍受人们的关注1。近红外光谱主要是含X—H(X=C、N、O)基团的样品在中红外区域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范围为700-2500mn。与传分析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于提高分析工作效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近红外光谱仪除消耗少量电能外,不需消耗任何试剂、标准物质和设备零件,被测样品量仅为几毫升,极为经济。一台近红外光谱仪用于控制分析,可以替代多种多台分析仪器,可以节省大量设备费用、操作费用和维护费用、大量人力和物力,以及大量时间。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方便性,以及原理日趋成熟。1979年美国谷物学会首先将“用近红外光谱分析蛋白质含量”定为学会标准法(method,39-10)。目前,研究人员不需要对近红外光谱原理有所了解,就能利用厂商提供的设备创造出一系列论文,因此近红外光谱仪器又被称为“论文制造者”。我国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到了90年代,石化、农业、烟草等领域开始大量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但主要是依靠国外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商的进口仪器。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化学计量学软件、应用模型的研发)的公司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国产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和生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分析界必将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广泛应用。(O-H,C-H,H-N等)在近红外光谱区都有特征吸收光谱。例如,水分子(H2O)在958nm,1409nm,1460nm,1910nm,2510nm,834nm,1153nm,1780nm处有吸收。人们通过特征吸收峰强度的大小,即可实现对物质中水分的测定。依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