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冷战后中日关系探析姓名:安庆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政治指导教师:张兴堂20070401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国和日本,一个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在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上,两国既写下了友好交往的篇章,也留下了血雨腥风的文字。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不仅在经济领域依存程度高,而且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也关系密切。两国关系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二战后不久,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使世界进入冷战时代,中日由于分属于两大对立集团而长期对立,但中日两国都感到加强两国关系的必要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日两国人民就通过“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各种渠道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为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2年双方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于1978年签定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两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建交以来,中日两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冷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一波三折的局面。究其原因,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领土问题、防卫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当然也存在美国因素的影响等其它原因。笔者选此论文题的目的,旨在通过对冷战后中日两国交往过程中的阻碍性因素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争取达到既能保证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又能维护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既能维护我国在世界上的尊严,又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政治环境。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对冷战时期中日关系的简单回顾。叙述了建交前及建交后的中日关系状况。第二部分将冷战后至今的中日关系进行阶段性分析。共分为五个阶段,且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阐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冷战后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原因分析,认为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原因既有现实性因素又有深层次原因,其中对于国家利益的争夺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最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对于中日关系进行战略性思考,阐述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且对于战后法德两国的合作之路对于中日两国的启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五部分对中日两国发展的出路进行了分析,对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变化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第六部分为结束语。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趋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势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两年将是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两国关系虽然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但只要日本政治右倾化受到抑制,中目关系就可以按照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健康发展;只要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的前途就将是光明的。中日两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走怎样的道路来发展两国的关系,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本文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借鉴二战后法德和解之路,吸取欧洲几百年战争的教训,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不断更新观念,摈弃冷战思维,加强交流,增加互信;运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和适应两国实力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变化;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所确定的原则和精神。本文相信,只要中日两国人民拿出空前的勇气,走联合之路,欧洲的今天就是亚洲的明天。关键词:冷战后;中日关系;国际格局;国家利益2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ChinaandJapan,oneisthelargestdevelopingcountryinmia,andanotherisAsia’-Japaneserelations,thetwocountiesnotonlywroteachapteroffriendship,,,security,-,petitionpatternbetweenUSandSovietUnionmadetheworldturnintotheCold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