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pdf.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pdf.pdf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等农业教育,2008—06,06:37—39HigherAgriculturalEducation,2008—06,06:37—39本科专业课增设教授专题的实践与探索牛应泽,蒲至恩,郭世星,李伟(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625014)摘要: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作物育种学课程在教学计划学时以外,邀请一定数量的校内较知名作物育种学专家、教授给本科生作教授专题报告,每年3—4个,主要介绍当前主要农作物育种方法、研究成果和育种动向等,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相关知识,更多地了解作物育种学当前发展动态,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用较少的时间学****较多的知识。关键词:本科;专业课;教授专题;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B文章编号:1002—1981(2008)06—0037—03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地位,J为了大力提高农业院校的教育质量,许多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要求,积极建设拥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流教学管理特色的精品课程。J四川农业大学自1999年以来,在农学类骨干专业中大力开展了本科优质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作物育种学是其中重点建设的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之一。在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期间,对教学内容、课程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采用了“拼盘式”教学方式以及增设了本科生教授专题等。J本科生教授专题是在本科生作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学计划学时以外,另外增加3—4个有关农作物育种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的教授专题报告(或讲座)。这一教改实践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已在四川农业大学广泛推广。增设本科生教授专题的意义随着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农业院校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学时均大幅度减少。如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骨干专业课作物育种学,2O世纪8O年代初学时数为220学时左右,1999年降至8O学时左右,其中课堂讲授仅5O余学时。原来的作物育种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各论学时多于总论学时。学时大幅度减少后,教学内容调整为只讲总论,不讲各论。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在总论中主要讲授作物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生感到课程抽象和空洞,对主要作物的情况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在科研上大都只涉及某一个作物,对于其它作物的育种进展和研究成果了解较少,很难介绍较多的实践应用情况。为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尝试开展了作物育种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依托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和四川省重点学科,充分利用该学科的人才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提高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质量。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汇聚了本校乃至全国知名的优秀作物育种学专家,他们从事不同的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对不同作物育种研究情况很熟悉,又有丰富的育种工作经历和经验,一些还具有重大的研究成果。他们不需太多的准备时间,就可给学生讲授许多生动、具体的内容。邀请其中部分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教授专题,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优秀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弥补作物育种学课程没有开设各论的不足。自1999年起,在农学专业本科作物育种学教学计划的学时之外,邀请本校较知名的育种学专家、教授给本科生作教授专题报告(或讲座),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