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卞之琳新诗理论的分析.pdf

格式:pdf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卞之琳新诗理论的分析.pdf

上传人:wh7422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卞之琳新诗理论的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彳i娉娉:卞之琳新诗理论研究中文摘要说到卞之琳,人们总是首先想到他的诗歌创作,其诗作在中之地,对其诗作和诗艺的探讨也是得众家关注和重视。但是卞之琳的新诗理论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被掩盖在其诗歌创作的光辉之下。本文主要从卞之琳的文集着手,力图构建起卞之琳的新诗理论框架,从而为新诗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借鉴意义。引言部分,对卞之琳的研究现状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与分析,确立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第一章,将卞之琳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阐述其新诗理论的形成。新诗运动是其理论形成的诱因,西方象征主义及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是其理论的渊源,新月派是其理论的先导。第二章,探讨卞之琳新诗理论之格律论。为扭转中国新诗极端自由化的倾向,卞之琳倡导诗歌的格律化,从现代汉语的特点出发,寻求一条更有利于新诗发展的格律化道路。第三章,探讨卞之琳新诗理论之新民歌论。1958年轰轰烈烈的“新民歌运动"引发了一场对新民歌形式问题的大讨论,卞之琳理性客观地评价新民歌,认可并运用新民歌的形式来写诗从而更好地发展新诗,但是不能机械模仿。第四章,探讨卞之琳新诗理论之译诗论。卞之琳探讨了译诗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问题,认为译诗在催生中国新诗横空出世的同时,翻译也造成对西方诗形式的误解。由此卞之琳提出了翻译要“信、似、译’’的主张。卞之琳从新诗理论之格律论、新民歌论、译诗论三个角度构建起其新诗理论的框架。结语部分对卞之琳新诗理论的当代意义作简要的思考。关键词:卞之琳;新诗理论;格律;新民歌;译诗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peakingofBianZhilin,,hismodempoetrytheorieshaven’tgetmuchattention,,thispaperwilltrytobuilduptheframeworkof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