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竣工验收专题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竣工验收专题报告.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竣工验收专题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工程设计总结报告一、项目概况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高湖路以北、牧浦街以西(高湖路31号),。该项目地处工业区与住宅区的交界位置,在外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外在环境氛围与中心物流配送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力求美观、明快、大方并具时代感、现代感和超前意识。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筑主要功能为物流及辅助办公和生活等功能,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46060平米,其中主体建筑地上建筑面积37960平米,地下建筑面积8100平米。%,,%。二、设计指导思想及建设标准1遵循建筑服从城市规划的原则,注重用地的整体规划,突出现代性和品牌性,将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分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成为具有时代气息的的标志性建筑。2、着重提升综合环境品位,突出环境效应的主体地位,实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环境要素与人工要素的整合;做到经济与技术上可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以及体现现代性兼顾超前性。3、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与环境的协调中尽显现代国有大型企业的特色,充分体现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分公司的现代企业文化,打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4、在建筑构造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充分展示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注重简洁,易于获得与材料与建筑个性的协调与搭配。使之成为现代烟草企业文化的载体,符合当代社会环境、生态、文脉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三、规划布局本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在符合规划要求多项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将环境规划设计得和谐统一,将对外的现代建筑外观与内部优雅的环境统一起来,充分展现现代烟草企业文化。该项目地处工业区与住宅区的交界位置,在外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外在环境氛围与该中心的配送功能,力求美观、明快、大方并具时代感、现代感和超前意识,外墙材料的使用上与以上要求相匹配。由于该建筑两面临街,地处道路交叉口,在满足功能布局的前提下,注重建筑轮廓、建筑空间设计。造型及色彩设计上独具现代烟草企业特色,让本项目建筑成为道路十字路口位置的标志性建筑。加强对内部的环境设计,在内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现代化、环保化、智能化、节能化。本用地地块位于道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建筑两面临街,南面临高湖路,东面临牧浦街。建筑退让按规划要求执行,机动车出入口按规划设计要点中交通组织的要求设计,距离道路交叉口均大于80米。本工程规划设计按建筑功能进行整体设计,将局部的辅助办公用房与联合工房建筑统一设计,于联合工房南北两侧各安排三层的办公及辅助用房,这样既使功能及交通流线上合理分布,又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使各部分功能紧密联系。本工程造型设计通过体块分解组合,在顾全整体统一形象的同时又不失变化,重点突出的是南京烟草分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商业形象。建筑通过穿插跌落形成多层次屋面,通过景观绿化使有限高度的建筑贡献给城市丰富优美的第五立面。交通组织按城市规划要求于高湖路及牧浦街各设一机动车出入口。因高湖路路宽22米,而牧浦街宽18米,故将大型货运车辆出入口设于沿高湖路一侧,而将中小型的货运车辆设置于沿牧浦街的北端。这样使得各功能流线合理明确,避免功能交叉,保证了各功能交通流线的便捷。四、设计组织2006年10月,根据江苏省局(公司)关于全省烟草物流中心建筑设计单位统一招标的结果,我院承担了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的建筑设计。随后,我设计院成立了以王小健主任建筑师及曹荣主任工程师为项目负责人的设计团队,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与甲方就设计要求进行详细沟通,与物流工艺设计单位德马泰克物流系统公司积极配合。依据甲方提供的规划意见以及地质勘探成果等资料,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论证,精心设计,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并获得了甲方及南京地方规划部门的基本认可。随后,在江苏省局(公司)的组织下,我设计院与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通过反复讨论,共同确定了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南京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建筑设计的基本布局。在2007年初召开的本项目专家论证会上,我设计院初步设计方案得到了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司投资处及与会烟草行业专家的肯定。项目专家论证会后,我设计院继续完善方案,优化初步设计并进入到施工图设计的阶段。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我院积极配合甲方进行规划、消防、人防等各部门的报批。经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07年2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审图中心的审核。南京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开工后,我院设计人员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了图纸交底,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对相关不确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相关文件资料上对有关建筑设计事宜进行签字确认。施工过程中,由于项目建筑设计内容变动较大,我院设计人员向前来我院多次联系设计工作的甲方、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等具体负责人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