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一株太湖水域蓝藻噬藻体的分离与鉴定.pdf.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株太湖水域蓝藻噬藻体的分离与鉴定.pdf.pdf

上传人:wuxwivg046 2016/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株太湖水域蓝藻噬藻体的分离与鉴定.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D0I:.(,杭州310058;,杭卅I310058)摘要:研究首次报道在太湖筛选到的一株感染铜绿微囊藻的噬藻体。在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区域采集水样,、超滤浓缩后感染对数期的不同株微囊藻,对感染效果明显的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aernginosa905有明显感染,用CsC1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对噬藻体进行纯化并研究噬藻体的步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在MOI=10的感染条件下,该噬藻体感染aernginosa的潜伏期为2h,裂解期为4—6h,稳定期为6—12h,裂解量为4pfu/cell。透射电镜观察此噬藻体头部为二十面体,直径约50nm,具很短尾部。此外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此噬藻体在一20"C和一80~C下保存感染力丧失,但在40C条件下保存,其感染活性可维持50d以上。研究为探讨用噬藻体控制蓝藻水华提供了重要基础。关键词:噬藻体:aernginosa;太湖蓝藻水华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0-3207(2012)02—0339—0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水华”的发生日益严重,蓝藻成为引起水华暴发的主要藻类?。我国是世界上蓝藻水华暴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水华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太湖是我国蓝藻水华暴发的主要淡水水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太湖蓝藻水华几乎年年暴发,且有持续时间增长,影响水域范围扩大的趋势[引,严重影响太湖的水质健康和人类饮用水源的安全。目前我国控制藻类水华的技术可分为化学法、机械清除法、营养控制法、曝气混合法、水动力学控制法以及生物控制法等几类f3],其中采用微生物除藻技术的生物控制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噬藻体是一类感染原核藻类的病毒类群,形态上同于噬菌体。作为水体环境中的活跃的动态因子,噬藻体在控制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有害藻类水华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噬藻体入侵可影响其藻类宿主光合作用中心发生改变,导致光合作用发生率降低,影响水体中初级生产率的产生[6】,显著降低藻类密度。研究发现海洋噬藻体对藻类的日致死率可达5%一14%[7]C1963年Saferman和Morris分离得到第一株噬藻体,它能同时感染鞘丝藻(Lynbya)、席藻(Phormi—dium)和织线藻(Plectonema),被命名为“LPP”噬藻体】。之后人们陆续从环境水体分离得到数株蓝藻病毒[9--16】。2002年,赵以军等在武汉东湖分离得到了我国第一株淡水噬藻体[1,该噬藻体能够特异性感染织线藻(Plectonema)和席藻(Phormidium),被命名为噬藻体PP。2003年,汤显春等[18]在滇池筛选得到两株裂解aernginosa的噬藻体。2005年,日本TakashiYoshida,eta1.【l91分离得到感染aerngi—,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我国蓝藻水华频发的太湖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