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3G本地接入网承载技术方案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G本地接入网承载技术方案探讨.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2/1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G本地接入网承载技术方案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G本地接入网承载技术方案探讨    随着3G技术及应用的迅猛发展,本地接入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讨论了3G本地接入网为适应多业务承载和宽带化所应具备的功能特征,重点阐述了两大类不同的解决方案,即MSTP优化方案和分组化承载方案,全面综述了不同技术的实现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网络的演进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1引言随着3G业务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正在由原来单一语音业务逐步地向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发展,对于网络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规模发展,适应移动业务IP化和宽带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移动通信网从TDM(TimeDivisionMultiplex,时分复用)和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送模式)网络向IP网络演进。移动网络的IP化能够有效地优化网络结构,实现灵活组网,提升网络容量,提高传送效率,降低建网成本和运维成本,从而提升运营商移动网络的竞争力。目前,移动网络的IP化已成为众多运营商的整体战略转型方向,正加快IP化的发展步伐。在完成移动核心网络的IP化改造之后,结合近期3G基站回传业务的承载和未来大客户专线的承载需求,考虑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趋势,对移动接入网进行IP化改造以适应高速分组化业务的传送迫在眉睫。23G本地接入网承载需求分析3G本地接入网主要完成基站(NodeB)与基站在本地接入网的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以下需求来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1)大带宽随着新的空中接口技术,如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ess,HSDPA)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MIMO)天线等新技术的引入,每用户数据速率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建设传输承载网络时需要大幅提高网络带宽,消除网络瓶颈,尽量避免拥塞。(2)分组化数据业务具有突发性和大带宽的特征,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分组网络高效的统计复用功能以及动态分配带宽能力,才能够满足其高效低成本的传送需求。(3)多业务承载与多颗粒调度能力本地接入网应提供多种易用的标准接口来承载不同的业务,如TDM,以太网,ATM等。此外,需要具有IP数据包层面和TDMVC12/VC3/VC4等不同层面、不同颗粒的业务调度、交换/交叉连接能力。(4),DSCP,IPToS等信息区分移动业务的不同等级。当网络发生拥塞时根据业务等级优先保证高QoS业务的带宽资源,提供差异化的服务。(5)%的可用性要求,本地接入网应能够在链路、节点故障的情况下实现50ms保护倒换。(6)网络平滑升级和灵活扩展对运营商而言,一方面网络建设是分阶段逐步推进实现广覆盖和深覆盖;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升级扩容来满足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这要求网络应具备平滑升级和扩容能力,以减少建网成本。(7)面向业务的网络运维能力为了管理和维护的方便,本地接入网应具有故障诊断、故障定位、性能监测等功能。(8)精确的同步本地接入网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机制来提供精准的时钟、频率同步,满足3G移动业务的同步需求。(9)实现基站业务隔离。33G本地接入网承载方案分析对于3G本地接入网承载方案的选择需要分别从运营角度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从运营的角度考虑,主要取决于业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