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14/3/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题目: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系别:
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11级计算机网络(1)班
姓名:
周烜
学号:
111402116
2013

12

20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大概思路:用路由接入外网,用交换机控制内网。
设计设备:三层千兆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群、防火墙、千兆模块、堆叠交换机组、总台、pc机。
设计环境:以学校的机房为例,办公室为网吧的机房管理区,网络教室为网吧!
网络设计思想:
根据需求分析,为了使网吧以后有更好的可拓展性,可维护性。一方面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为以后做打算,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网络设备,软件和硬件发展的特别快,所以我们得为以后做打算,不然就会被淘汰,更新频繁的话就不划算了。所以各网吧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一般在大型网吧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其遵循以下网络设计步骤:
摘要: 阐述了大型网吧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网络划分层次及设备组网情况。
关键词:网吧设计交换机
一般将拥有200台电脑以上的网吧称为大型网吧,大型网吧是一个多元化应用的系统集成网络,具有较强的预扩展性。下面从需求分析、网络设计原则、网络划分、组网拓扑等几方面浅谈大型网吧的网络系统设计。
一、案例分析
有一个网吧,拥有300台PC,要求接入铁通网络。本方案围绕主干设备S3526采用了“千兆主干、百兆桌面、带宽限制”的设计思路。
锐捷 NBR100 宽带路由器功能完成网吧内部主机互访、主机和服务器互访、外网设备访问服务器、主机和外网互访业务的路由转发等。同时通过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可以直接在报文转发过程中把病毒报文丢弃,有效的防止网络病毒在网吧内部的传染。
软路由主机完成网吧内部和外网数据的路由转发。
接入级锐捷RG-S1824S 24口交换机可以设置带宽控制,每一台主机的上网速率恒定,避免个别主机耗费网吧宝贵的带宽资源。
,可通过划分VLAN,MAC地址绑定来控制不同类别用户的访问权限和浏览站点。
网络建成后,能有效的满足网吧各项业务应用需求,,网吧内实现主干千兆交换、百兆到点,整个网吧内实现无阻塞通信,为VOD、多媒体娱乐等丰富应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需求分析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成为主干跑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 同时在大型网吧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娱乐、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游戏网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多功能娱乐这个平台上来,籍以大幅度提高网吧竞争和盈利能力,建设成一流的高档网吧,为吸引高端消费群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按照这一目标,大型网吧网络系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在大型网吧管辖范围内,采用标准网络协议,结合应用需求,建立大型网吧内联网,相连 
    2、在大型网吧内联网上建立支持娱乐活动的服务器群(包括服务器、十六频道有线电视转播服务器组及SF和各种游戏战网服务器等),具有信息共享、传递迅速、使用方便、高效率等特点的处理系统 
    3、视市场环境允许,向中、小型网吧及网络固定客户提供服务器群资源有偿共享服务,在小范围内尝试为小私营企业主提供一体化网站解决方案(空间、域名、网站、数据库及更新等) 
4、系统应有高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要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在本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大型网吧建网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参考,在较充分地了解大型网吧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建设中的相关技术路线和建设方针,最终完成了下面的方案设计。
三、网络设计原则
大型网吧网络系统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网吧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在大型网吧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其遵循以下网络设计原则:
1、实用性和经济性
由于网吧一次性资金投入大,设备折旧快,目前外部经营环境差。另一方面,网吧应用环境比较恶劣,顾客应用水平较参差不齐,因此,在网络的建设过程中,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2、先进性和成熟性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网络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网络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几年内占主导地位。
 3、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