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眼针疗法.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眼针疗法.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眼针疗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眼针疗法彭静山《眼针疗法》一、眼针的穴位:总名"眼针眶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找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按钟表的比拟把各分区辨清楚,每个穴占据眶内眶外一定的范畴,找穴要准是首要条件。二、选穴原则:1、循经取穴:即取病所属经之经区穴位。2、看眼取穴: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区穴。3、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在哪里即针所属上、中、下哪个区。如头痛项强,不能举臂,胸痛等均针上焦区;胃痛,胀满,胁痛等针中焦区;脐水平以下,小腹,腰臀及下肢,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均针下焦区。三、选针:。四、刺法:1、点刺法: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2、眶内刺法: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3、沿皮横刺法: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4、双刺法: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加强疗效。5、表里配合刺法:眶内、外各刺一针。6、压穴法:在选好的区穴,用手指压迫,病人感到酸麻为度。7、眼区埋针法:王不留、皮内针均可。8、电针: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9、缪刺法: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之。10、配合其它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它各种疗法。五、进针法:进针要稳、准、快。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进针。六、手法:快速刺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刺入以后病人感觉有麻酸胀重或温热、清凉等感觉直达病所,是得气的现象。如未得气,可以把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向再刺入,或用手刮针柄,或用双刺法。有的人怎么也不得气,多针几次,亦可生效。七、留针:不宜过久。至少5分钟,最长不可超过15分钟。八、起针:右手二指捏住针柄活动几下,缓缓拔出1/2,少停几秒钟再慢慢提出,急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时。九、适应症及配穴治疗: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志,理气和血,通经活络。效果迅速的适应症及配穴治疗:1、中风偏瘫:新中风偏瘫经过抢救已过危险期,针上、下焦区,可以应针而效。但病程过久,数月以至数年,筋骨肌肉均正常者,仍然有效。如果因病久发生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肩肘屈而不伸或伸而不屈,手不能握或握固难开,下肢屈伸不利,内、外翻足,脑软化,脑萎缩者,效果多不理想。初期偏瘫,让病人仰卧伸腿,将患侧屈膝,令足心踏床面,稳固不动者必有效,如果患足踏床面时左右摇摆不定或不能踏床者,均无效或其效甚微。2、急性扭伤:针下焦区,效果良好。3、落枕:针双上焦区。4、降血压:针双肝区可调整血压,高者可降,低者可升。5、痛经:针双下焦区。6、遗尿或尿频:下焦区,肝区,肾区。7、心律不齐:双心区。8、膈肌痉挛:中焦区。9、胃痉挛:中焦区。10、头痛:上焦区,偏头痛配胆区,后头痛配膀胱区。其它适应症:1、目赤痛:肝区2、近视:肝区配内睛明。3、眼睑下垂:脾区,上焦区4、针眼:脾区5、电光性眼炎:上焦区,肝区6、鼻炎:上焦区、肺区7、音哑:肺区,上焦区8、喉痛:肺区,上焦区9、舌痛:心区10、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