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谦称和敬称.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谦称和敬称.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2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谦称和敬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谦称和敬称在我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讲究礼仪。一般说来,在相互言谈或书札来往中,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与此相反,在称呼对方时,则往往用敬称(尊称),除了关系交恶有意侮辱对方外。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我们不妨先从它说起。“家大”用于当着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称。如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等。“舍小”“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寒舍”和“茅舍”,都含有自谦成分。“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和“舍甥”等等。“令外人”令者,美好也。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妻子为“令阃”,哥哥为“令兄”,妹妹为“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嫒”等。当然,除了“家”、“舍”和“令”,还有其他许多词语可以用来作为谦称和敬称。无论谦敬卑尊,论起因总和人的某一方面相关。所以,对谦称和敬称的构成,也可从此着手介绍。,、缘于身份地位对自己的谦称,最常见的就是自称“鄙人”。“鄙人”的本意指居于郊野的人,引申为无地位、无文化之人,即所谓鄙俗之人;古人常用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识见浅陋。如《南史。蒯恩传》载:“恩益自谦损,与人语,常呼位官,自称鄙人。”与“鄙人”相类似的谦称还有“臣”、“妾”和“仆”等。这些本是殷周时对奴仆的称呼,所谓“男为人臣,女为人妾”,地位最低下。后来用作自谦之词,一般男子自称臣、仆,女子自称妾。如《史记集解》引张晏语:“古人相与语,多自称臣,自卑下之道,若今人相与语,背自称仆。”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非敢如此也。”“仆”字即是谦称。“妾”字之例也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今天京剧舞台上的女子出场都自称“妾”,这个“妾”字,并不是指小老婆,而是女子的谦称。此外,“奴”和“奴家”,也是女子(通常是年轻女子)常用的谦称。除此之外,还常用“贱”、“小”、“卑”和“下”等词构成谦称。如称妻子为“贱内”,老头自称“小老”,道士自称“小道”,官员自称“小官”、“卑职”和“下官”,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称“小人”和“小民”,等等。与此相反,敬称用的当然是“贵”、“尊”、“大”和“上”等词语了。加贵庚、贵恙、贵府、贵报、贵门和贵弟子,尊师、尊姐、尊姓、尊父和尊著,大名和大作,等等。,、缘于辈份年纪谦称常用“小”、“后”和“晚”等词构成,如小子、后学和晚生等;1敬称则用“大”和“老”等词构成,如大人、大侄子、老爹和老兄等。这里需要详说一下的是,“父”是这方面最早使用的敬称。它的本义是指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以后遂成为男子的敬称。比如孔子的祖父是贵族,叫“正考父”,别人尊称孔子则叫他“尼父”,而通常说的“父亲兄弟”中的“父”,也是对年长男子的敬称。古代帝王对某些功高望重者也尊称为“父”,如吕尚(姜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尚父”,吕不韦被秦王嬴政尊为“仲父”,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诸葛亮被刘禅尊为“相父”。大约在周代,“父”也成为父亲的称呼,为了与其他用作敬称的“父”有所区别,故又有“生父”、家父和“本生父”这样的赘语。相应的,父亲的朋友称为“父执”。执,志同道合的人,语出《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意思是:你的儿女高兴地敬奉父亲的朋友,并问我从哪里来的。“公”也是这方面常用的敬称。可用于平辈,如刘邦称张良曰“公”,陈胜、吴广动员戍卒起义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甚至长辈对下辈也可以“公”相称。如汉代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藩,其父劝阻未成,乃别曰:“公为政用事„„吾去公归矣。”“子”也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多用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如宋代理学家程颐的弟子称他为“子程子”。,、缘于家世财富谦称常用“草”、“寒”、“敝”、“犬”、“鄙”和“贫”等词构成,如草堂、寒舍、寒门、敝邑、敝庐、敝校、犬子、鄙乡和贫僧等;敬称则用“宝”、“金”、“玉”、“虎”和“麟”等词构成,如宝地、宝殿、宝刹、金口玉言、玉趾(如“有劳玉趾,光临寒舍,蓬草生辉”)、虎子、虎女和麟儿等。,、缘于道德智慧这方面古人的自我谦称,使用较广而长久的有以下几种:“不才”,即自谦为无才之人。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不肖”,即自谦为不贤而不能继承祖先德行的人。如明代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重以不肖,连蹇困顿。”“不佞”,也是无才能之意。如《战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驱走。”“不敏”,即不聪明敏捷之自称。如《孟子。梁惠王上》:“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甚至地位至尊至显的帝王和诸候也有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