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近年高考中的传送带问题近年高考中与传送带运动相联系的问题多次出现,考题中虽然都是物体和传送带的运动模型却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高考注重主干知识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以下对02到06年高考中的传送带问题做简要分析。考题一:(03年江苏)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了安全检查。右图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解析:(1)行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μmg ①代入数值,得F=4N   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③代入数值,得a=1m/s2     ④(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m/s。则:          v=at       ⑤代入数值,得:     t=1s       ⑥(3)行李从A匀加速运动到B时,传送时间最短。则:   l=at2min   ⑦代入数值,得tmin=2s           ⑧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vmin=atmin    ⑨代入数值,解得    vmin=2m/s    ⑩点评:该题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入手,综合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思维的层次性明显,考查知识并注重学生思维的顺序。                    考题二:(03年全国)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抽出功率。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0,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这段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加速度为a,则对小箱有:  s=1/2at2           ①v0=at            ②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s0=v0t            ③由以上各式可得s0=2s           ④用f表示小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箱做功为A=fs=mv02        ⑤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A0=fs0=2·mv02     ⑥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Q=mv02         ⑦可见,在小箱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