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消费者的实惠,浅析厂商价格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费者的实惠,浅析厂商价格策略.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12/1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费者的实惠,浅析厂商价格策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消费者的实惠?浅析厂商价格策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的价格理论家乔治•斯蒂格曾这样评价道:“价格已经成为营销战的一把利器,可以克敌,也可能伤己。”这个评价对于笔记本电脑同样适用,在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中,不同笔记本电脑厂商所采取的价格策略也不同,从中折射出他们对消费者的态度。那么对消费者来说,这些价格策略究竟是好是坏,我们一起来分析。笔记本电脑的代理销售模式笔记本电脑的销售大都由经代理商或者销商完成,真正由笔记本电脑厂商独立完成的品牌比较少,虽说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是由厂商制定,但代理模式最终也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销售价格,因此在这里笔者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今流行的三种代理销售模式:总代体系、区域核心代理体系或者区域总代体系、一级经销商体系。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厂商抛弃了以前流行的总代体系,不过还是有少数的厂商仍然采取这一体系,比如ThinkPad、宏碁、东芝。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厂商不能直接面对最终的用户,而要通过总代。总代再面对二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再面对三级代理商,这样一层一层,最后才是用户。在如此多的流通过程中,内耗明显提高,使得笔记本的价格居高不下,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得不到什么实惠,自己的钱就被这一层层的代理商给吃掉了。如果总代只有一家,那么在相对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对于维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样对于维护厂商自身的利益显然是不利的。因此ThinkPad、东芝等品牌都采取了多个总代的体系,相互之间有竞争才能更好的合作。对于厂商来说,一方面可以打击水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避免了受制于一家代理商的窘境,毕竟有竞争我们才能从中得到实惠。如今笔记本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造成笔记本电脑的利润逐渐降低,而总代体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厂商的原本已不多的粥经不起那么多和尚来瓜分,因此厂商把渠道扁平化的动作提上了日程,纷纷抛弃了总代理模式,采用更为灵活的区域核心代理体系或者区域总代体系,比如SONY,三星等。采用这种代理模式的厂商一般在主要的城市建立核心代理商或区域代理商,目的是为了离市场更近一些,离消费者更近一点。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减少了中间的流通过程,内耗降低,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自然也就跟着下来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买到更便宜的笔记本电脑当然是好事,而经销商与厂商的分工更精确、更仔细,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利、多赢。对于国内厂商,他们采取了比核心代理体系或者区域总代体系更加灵活的销售策略——一级经销商体系。绕过代理商,进一步的直接面对最终用户,比如联想、方正、同方、TCL等品牌。他们主要依赖自身的PC渠道来销售,当然这就不方便采用区域总代理体系。在选择一级经销商的时候,厂商为了要维护自己核心渠道商的整体利益,通常不会把一个产品线让一个合作伙伴来运作,而是会在区域市场上选择2~3家来推动。因此采用这个代理销售体系的本电脑的价格更低,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总的来说,即使厂商采取同一价格策略,但如果在代理模式上存在差异,那么最后反映在终端的价格上,差别比较明显。而我们消费者关心的就是终端的价格,因此接下来结合笔记本电脑厂商的一些定价策略,我们来分析哪一种模式更适合消费者,能使我们买到更便宜的产品。由于笔记本电脑的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潜量不大、资源供应相对贫乏、生产技术复杂、企业生产潜力不大,因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