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尚堂镇关于村内户外集体基础设施管护的实施方案为加强尚堂镇村内户外集体基础设施管护管理,根据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文明建设的建议》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并结合本镇各村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平安村庄建设、文化惠民建设为重点,以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为目标,通过文明户、文明村社区以及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新形象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整合多方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形式手段,一以贯之推进,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定、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意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好政策。它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刺激农村发展,打破农村闭塞的状态,对于改造传统农业,,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改变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增强农民的幸福感。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2013年以来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基础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措施1、转变干群思想观念,树立管重于建的意识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根除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与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臵,建管并重,同步安排部署,确保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切实摒弃缺少资金不好管的畏难情绪,切实把公共设施管护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着力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在农村群众中,应切实摒弃只享受不管护思想,强化主体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农民群众说明“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民受益,农民自然也应成为管2护的主体”的道理,使农村群众彻底根除“大家都在用,与我不相关”的错误思想,不断强化农民树立主人翁意识,确保公共设施管护好、使用好。2、建立健全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管护途径镇政府牵头,各村结合实际研究机制,成立公共设施管护机构。选举公共设施管护机构,制定章程,落实管护措施,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由公共设施管护机构领导成员负责资金筹集和争取,日常维护费用开支及对破坏道路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管护办法的探索:专业管护、社会管护以及义务管护。专业管护:对管护难度较大的农村公共设施,可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召开村民议事会,设置专门管护人员,筹集管护资金;社会管护: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作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