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墨香满园关不住社保政策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德兴市泗洲小学采访。挂在学校宣传橱窗突出位置的校标图案特别吸引记者的眼球。校标以泗洲小学的“泗”字为主要元素,远看像一个印章形状的“泗”字,而“泗”字中的一个笔画由一支毛笔的形状代替。整个“泗”字就像是从那支毛笔的笔端挥洒洋溢出来的。创意独特的校标,也诠释着泗洲小学的办学特色。从2010年开始,泗洲小学启动了打造墨香校园的重点工程,倾情打造书法教育特色。至今,这项工程已初见成效,提升了学校的品位与核心竞争力。?学校大门前建有一排宣传橱窗,里面展示的是以年序排列的中国书法经典作品。校长余建喜指着橱窗里的书法经典作了详细的介绍。从篆书到隶书,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他娓娓道来,游刃有余。“泗洲小学地处江西铜矿几所学校的包围之中,而铜矿的几所学校实力都很强大,泗洲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学校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打造书法教育特色为突破口,冲出重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余校长回忆当年的情景时介绍说。这一办学特色的确立,与余建喜个人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他在师范读书时,就是一个书法“发烧友”,也是校内小有名气的“书法明星”。参加工作以后,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他坚持练字,并不断收获成功。他多次在省内外书法比赛中获奖,是江西省书法协会会员。在他的影响和指导下,泗洲小学教师纷纷加入了练字的行列。余建喜校长认为,书法不仅是练字,而且可以让人修心养性。“通过学习书法,还能促使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余建喜说,“开展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性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全员参与书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够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墨香味”。宣传长廊设有《每周一星》专栏,每周推出一个书法“明星”;在教学楼的走廊、过道上,张贴师生的书法作品,并布置了一个师生书法作品展览室;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放书法家的故事,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书法教室和书法陈列室。这在农村学校是很少见的。翰墨飘香校园,美在笔尖流淌,泗洲小学的书法特色教育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抓师生练字成为泗洲小学的“一把手工程”,并注重“两全”(教师全员参加、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从最基础的地方抓起,即从“双姿”(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起步,经过两年多的常抓不懈,教师和学生的“双姿”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5%。学校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把书法教育列入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管理。为此而制定了“五个一”书法教学常规:每天一练(每天练字20分钟),每周一写(书法课列入校本课程),每月一展(每个班级都开展书法展览活动,展出每个学生的作品),每学期一评(评选书法之星,激励学生练字),每学年一节(每学年举办一次书法节,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每当一个学期结束时,泗洲小学的教师在完成常规工作之外,还要做一份特殊作业――整理建立本学期的“我的书法档案”,其内容包括记录个人练字任务完成的情况,一学期内完成的书法作品,或“三字”(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竞赛中的作品,以及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作品、荣誉证书及辅导学生获奖作品等。到现在为止,该校教师每人建有6本书法档案。书法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教师的书法成长历程,从中可以找出与他人之间在书法方面的差距,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建立书法档案是泗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