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第一季度)为明确急诊科管理、急诊绿色通道质量与安全现状,按照医务科对重点部门管理的总体计划和要求,医务科本月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本年度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督察,检查评分结果如下图所示: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评分结果首诊负责制急诊预检分诊留观患者管理绿色通道管理分区救治设备、药品管理质扌空活动记录质量与安全指标存在问题:1、急诊科布局、设施设备部分不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未设置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工作未开展,无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不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抢救设备缺少呼吸机;抢救车部分急救药品放置不合理。2、科室重要抢救流程未上墙。3、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无主治医师主持,部分缺少抢救记录,现场提问医务人员院内外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知晓率低,科室未真正培训。4、现场提问值班护士预检分诊制度知晓率低,科室未进行培训。5•急诊留观患者无超过72小时患者,个别超过24小时留观患者未执行分级查房制度。,“黄区”内设施不到位。7•辅助科室对重点病种的服务时限知晓率低。&现场模拟急会诊,呼叫10个临床科室,合格率为80%,其中外一科会诊医师为住院医师、外二科因手术未到场;9•现场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术,有不合格现象。二、 原因分析:1、急诊科处于老门诊楼,布局不合理,房屋不足。医院对急诊科投入不足,缺少必要的抢救设备,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急诊预检分诊排班。2、急诊科自身管理不到位,缺少急诊管理经验,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不彻底、执行不到位。3、部分临床科室患者较多,医生忙于日常治疗工作,对急会诊不重视。4、个别医务人员作风懒散,不注重学习。三、 整改措施:1、医院增加对急诊科的投入,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重新布局,设置急诊留观病房、规范急诊流程,制作路标和标识,购买呼吸机、除颤仪等相关抢救设备,全院调配护理人员经上级医院急诊急救培训后上岗。2、加强急诊科管理,组织急诊科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学习,加强全员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3、科室危重患者管理应有专人管理,并作为重点事件在科周会上汇报,共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