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广义货币与和田玉的故事.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义货币与和田玉的故事.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义货币与和田玉的故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义货币与和田玉的故事编者按:央行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这天量的广义货币究竟从何处来?在经济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内生货币说”“外生货币说”及各种相应的复杂模型和计量公式让普通百姓晕头转向。本文作者,经济学家韦森教授,用一个简化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M2创生的基本原理。这位内行人的“外行话”让原本高深的理论亲切、实在了不少。在西北某地区有一个封闭的山寨,在山寨中生活着一群人。这山寨中,唯一能进行交易的物品是一种同质戒者说完全同样的和田玉。这山寨也有一个好心的寨主,他的唯一天职,就是使山寨的所有人幸福。这寨主相信市场,促进市场交易,故他让一个叫“国银”的大叔来分管这山寨内部贸易的货币流通事宜。但这国银大叔没有仸何钱,寨主就按需求给他一种叫“货币”的数字玩意儿。市场游戏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开始玩市场游戏。在交易的第一个回合,一个叫“卖一”的人挖掘出了一块和田玉,准备出售,而正好遇到一个叫“买一”的买主,经讨价还价,卖一和买一同意以10元价格来买卖。但是,买一没有“钱”,于是他找到了国银,国银也没钱,就向寨主要来“10元”的钞票,并接着把这个钱贷给了买一。于是,买一就拿这贷来的10元“外生钞票”给了卖一,卖一接着则把这10元卖出和田玉的钱存入了“国银”那里。这样,第一轮交易就结束了,结果是:买一得到了一块和田玉,国银贷款给买一10元,卖一卖出的10元钱又存入了“国银”手中。一轮交易最后,国银竟然把他给出的10元钞票收了回来。第二轮,有个叫卖二的人也发掘了一块和田玉,也恰好遇到了一个叫买二的人要出10元的价买他这块玉,买二也没钱,跑到“国银”那里去贷10元钱,而国银手中恰好有卖一刚存来的10元储蓄钞票,于是就把这钞票贷给了买二。买二把贷款给了卖二,卖二又把这收入存到“国银”那里。交易结束了,买二得到了玉,卖二得到了10元钱,但在国银那里却积累出了20元的储蓄数字。第三轮,一个叫卖三的人也发现了一块玉,又卖给了买三,买三也从国银那里贷了10元,卖三又把这卖出的10元存在国银那里。这三轮交易发生后,结果是:买一、买二、买三各欠国银10元贷款;卖一、卖二、卖三各在银行里有10元储蓄,这30元储蓄,用现在经济学的时尚术语来说,就是广义货币“M2”。但“国银”那里最后是个什么格局呢?有30元的负债(卖一、卖二、卖三的储蓄),他同样有买一、买二、买三的贷款债权。用现在的时尚术语来说,在国银大叔那里积累下来了30元的M2广义货币。结果,寨主只给了国银10元钞票,但大家玩了一圈生产货币游戏,竟玩出来30元存款的“广义货币”!更奇怪是,在国银那里,仍旧有10元的现钞,虽然内在于30元的存款中,但可以再随时贷出去。通胀之后……那么,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情况又会变成怎样呢?假如第一轮交易还是如旧:买一从卖一那里买得了一块玉,但从银行借了10元贷款;卖二得了10元钱且随即又把钱存在国银那里,在国银那里积有卖一的10元储蓄。但是,从第二轮交易开始,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物价要上涨了。如果卖二坚持认为他的和田玉值20元,非此价不卖,买二也同意了,想买,没钱,还是要得从国银那里去贷款,但这次却要贷20元了,但国银手中现在只有卖一的10元储蓄,没有办法,他必须再向寨主要出10元的钞票来,加上卖一的10元储蓄现钞,贷20元给买二,以完成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