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而言,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即: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它是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需求函数: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用代表需求量,用P表示这种商品的价格,用D表示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就可以把需求函数写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表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一般具有递减趋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收入--消费扩展线:又称收入--消费曲线,也简称为收入扩展线。它表示,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垄断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一市场上是唯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它假定市场上存在两个厂商:厂商和厂商。厂商在厂商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选择自己的产出数量,就是说厂商在厂商剩下的市场份额内选择自己的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古诺模型预测,当两个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保持不变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该模型为现代寡头市场的分析提供了基础。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收益"被称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简记为,它表示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使用量为厂商带来的收益增加量,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之积,即。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价值。边际要素成本:要素的“边际成本”被称为边际要素成本,简记为,它表示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使用量所花费成本的增加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因而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并不一定如此。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工资率变动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闲暇和其他商品消费数量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所产生的影响。引致需求:相对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由于厂商并不通过消费生产要素而直接获得满足,而是通过生产产品出售给消费者而获得利润,因而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