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皮卡汀尼导轨.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卡汀尼导轨.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1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卡汀尼导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皮卡汀尼导轨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rail)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rail),又被称为MIL-STD-1913导轨或STANAG2324导轨,中文简称皮轨,是一种安装在轻武器上的标准化附件安装平台。皮卡汀尼导轨的名字源于最先测试它的美国新泽西皮卡汀尼军工厂(PicatinnyArsenal),并以此来区别当时其他的导轨标准。导轨包括一系列凸起,横截面呈T字形,凸起之间是平滑的缺口。(),(),()。导轨系统开始时是为大口径步枪设计的,好让其能够安装光学精确瞄准装置。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美军在M16步枪、M4卡宾枪上大量运用皮卡汀尼导轨,这种技术开始在轻武器设计中广泛应用。由于皮卡汀尼导轨标准统一、结构灵活,不仅能将导轨加装于自动步枪机匣上方,还可加装于前护木的上、下、左、右四面,能妥善合理地将白光瞄准镜、夜视瞄准镜、战术灯、激光红点照准器、摄像头和前握把、两脚架等附件配置在枪的前护木四周,使有限的空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又提高了自动步枪的人机工效性。由于过去传统的燕尾槽式接口安装瞄准镜时,一般要求要安装到指定位置,且锁紧、固定装置复杂。而皮卡汀尼导轨采用横向槽固定安装附件,一般没有附件定位的要求,锁紧、固定装置相对简单的设计出现后,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早期轻武器系统一般只包括枪,白天时由于光线好,瞄准时比较容易,但到了晚上,就很难发现目标。一战时期瞄准镜开始出现,但直到二战后,也未大量配发部队,只有一些狙击手才有资格使用。到60年代,瞄准镜的配发范围有所扩大,它使操作者能够更精确地向远距离目标射击,但射速也大大受到影响。这些瞄准镜极为精确,虽然提高了瞄准的精确度,但也大大延长了瞄准时所耗费的时间,因此装配瞄准镜的轻武器当时主要供狙击手之类的专业士兵使用,而不作为标准装置配给普通士兵。此外,这种瞄准镜并没有解决夜战时的瞄准问题。到了80年代,随着布基胶带的发明和战术需求的变化,美国等国家把战术电筒开始作为应急照明手段配发给士兵。战术电筒给夜战带来方便,但使操作者容易暴露,因为电筒发出的耀眼白光太明显了,而且最初配发的电筒使用起来比较笨拙,开关起来很麻烦。不过这时候士兵毕竟不需要一只手拿电筒,另一只手拿枪了,行动起来也就更为方便。随着时间的发展,O内红点瞄准镜在90年代开始大量配发部队。这种瞄准装置使射手能够瞄准远近任何距离的目标,而且提高了射击速度。紧接着,AN/PEQ-2红外激光指示/照准器几乎在同时出现,它基本上解决了夜战瞄准问题,装备了这种装置以后,射手只需要把瞄准器发出的红点投射到目标上,然后扣动扳机就行了,余下的事由子弹的动能来完成。这些装置出现之后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应该把它们放在轻武器的什么部位,用布基胶带固定它们时,如何不掩盖住某些重要部件,如抛壳口,导轨附件多种多样这时候,导轨系统应运而生。美国皮卡汀尼军火公司发明的皮卡汀尼附件导轨系统(美军标准MIL-STD1913)使射手可以按需装配武器,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的要求。导轨系统开始时是为大口径步枪设计的,好让其能够安装光学精确瞄准装置,但人们很快发现,除了瞄准镜,在导轨系统上还能安置多种附件,诸如激光指示/照准器、电筒、脚架、卡口固定件、备用武器瞄准器和近战用的定制把手等等。西方一些公司如今开始为军用武器生产套装导轨,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的GG&G公司就在市场上推出M16/M4用的整套导轨包,它包括5件导轨,用于替换M16/M4的提把和护手。“骑士企业”公司则设计出浮动枪管武器系统(RASII),在这种系统中导轨悬挂在枪管上,因此射击时枪管受到的干扰少,能够提高精确度。还有一些公司主要开发能够安装在导轨之上的附件设备,如各种瞄准器、夜视装置和激光指示器等。文案编辑词条B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文按"。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