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城际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928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际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木易东 2019/12/21 文件大小:1.8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际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为指导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段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路基、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无砟轨道结构铺设质量。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指导方案。(2)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以分部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3)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基础工程(路基、桥涵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4)本方案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4)《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6)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DK41+(路基、桥涵、过度段)的沉降观测工作。、,主要内容有:(1)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路基基底沉降观测。(3)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涵洞洞身及洞顶填土路基的沉降观测。、路涵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时,应继续观测;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加速完成沉降或控制沉降的措施。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并有针对性的对路桥涵洞过渡段差异沉降进行重点观测。观测期间,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1)沉降观测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观测精度:不低于±,。(2)位移观测测距仪误差±5mm,竖向位移<10mm/d,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10mm/d,当大于要求时停止施工。(3)剖面沉降观测精度应不低于8mm/30m;单点沉降计观测精度为测量值的1%,。、元件布设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序号观测内容观测元件观测点数量断面间距附注1路基面沉降观测观测桩3个/断面50m2路堤基底沉降观测沉降板1~2个/断面50~100m地基面横坡大于1:5时,每个断面埋设2个。3路堤基底全断面沉降观测剖面沉降剂1个/断面200m一般地段和各类过渡段路基25%的剖面埋设剖面沉降管作校核剖面,校核剖面基底同时布置沉降板与剖面沉降管。4改良土填土沉降观测单点沉降计1个/断面100m根据改良土工点、土质等具体情况,且改良土路堤填高大于5m时适当增设。:(1)A-1型监测剖面A-1型监测剖面适用于涵洞中心处,于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沉降监测和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A-1型)。-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A-1型)(2)B-1型监测剖面B-1型监测剖面适用于一般路堤地段的变形监测,于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单点沉降计进行地基沉降监测;于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沉降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于路堤坡脚外2m设置边桩进行坡脚位移监测。监测剖面的设置间距为50m,过渡段范围或地质条件变化大时宜加密。-2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B-1型)。-2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B-1型)(3)B-2型监测剖面一般每4处B-1型剖面选择一处进行地基沉降监测校核监测,剖面形式改为B-2型,于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同时埋设单点沉降计及沉降板,其它元件埋设同B-1型。过渡段范围设置不少于1处校核剖面。-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B-2型)。-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