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汉黄陂大余湾游记一路乐旅游网于武汉黄陂区西北一隅,隶属闻名遐迩的木兰风景区,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来到这里,只见一栋栋明清古宅横卧山底,古宅一律石砖黑瓦、雕檐画栋,一条条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乍一看,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疑是到了江西婺源。大余湾与婺源的确一脉相承。据住在村头、现年70岁的余传生介绍,这个湾子的先人系余姓大户,最早是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时,于洪武二年(1369年)从江西婺源、德兴一带迁徙到如今的木兰川,在余氏宗谱上有明确的记载。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此定居,是因为认定这个湾子是一块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体验旅游,,,,,中间有个北极图„„”。从村前的双龟山向北眺望,可以看见不远处有七块形色相若的花岗岩像北斗星一样排列;村后通向木兰山道观的路恰如一条金线串着葫芦状的山峰;村中,一湾池塘与田垄相连,活脱脱一幅如意太极图„„600多年来,在此兴家立业的余氏家族,出了许多“大人物”,有“一门三进士,五代出尚书”之说。每一家都有几样古董漫步青石板路,随处可见石墩、古井,以及油漆斑驳的木亭、古宅檐下的壁画„„在村子东面的大碾坊里,兀自挺立着一人多高的大石磨,石磨上刻着“嘉庆廿二年立”字样,那一道道风雨磨砺出的褶皱,似乎在唱着一首岁月的老歌。体验旅游,,看起来它的布局与规格、用料与技术完全相同,其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照统一的标准,历代传存所致。据称,大余湾的古宅原有四大房群100多间房屋,每个房群都有一个大院。大多数大院都有进深四间、面阔三间,有的还设有天井、庭院、转楼、厅堂和后厢房„„而现在留存下来的仅有40多间。在这些古宅中,随便走入哪户人家,都会发现几样古董,如年代久远的太师椅、雕刻精美的鼓皮屏风,甚至还可以从书架上翻出一部部泛黄的线装古籍。如果穿过过道,还能看见几代媳妇传下来的纺车,摇一摇,兴许还能够转动。在村里许多家庭里,都可以看到旧时的梳妆奁、厚重的石砚台、古秤、古斗以及青花和粉彩瓷器等,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拿在手中把玩一番。更让人惊奇的是村民余传松家的那张雕花大木床。据说经过专家考证,此床为明代打造,距今已500余年。,,分天顶和睡铺两部分,天顶的四周刻着龙凤、八仙,睡铺的床架上则刻着各种花鸟虫鱼。时至今日,这张床仍然十分结实,可以承载1000公斤的重量。据村长许绍良介绍,这张床的文物价值是11年前一个由美国、德国、丹麦等8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生态旅游考察团发现的,当时,他们在另一个村民家看见了一张古床,个个赞不绝口,有人说余传松家的那张床更好。见到这张床,专家们都说这是一件罕见的文物,当场拍照、收集资料,后经研究,判断至少已有500年历史,用料为极其珍贵的红木,尤其是雕刻技艺非常高超,非一般雕刻家具能及。余传松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