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论语》中“君子之道”的思想阐发《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是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深邃内涵的经典文献。《论语》博大精深,“君子之道”作为其重要内容,一直深受人们的推崇及信奉。通读《论语》一书,不难发现,孔子非常注视对其弟子自身修养及品德操行的培养和提高,教育弟子克己修身,努力塑造“君子”这一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共有107次之多。足以看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早已将君子视为自己做人的标样。一、“君子之道”的基本理念自古以来,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一)乐道——君子的境界追求乐道的意蕴之一是不懈追求万物发展之规律和人类道德之境界。古代圣贤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人有礼义廉耻,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人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道得之,不去也。”“道”与“义”不仅是孔子选择富贵贫贱的标准,而且是其一生崇尚和追求的人生境界。(二)弘毅——君子的意志保障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说明有志向的读书人要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是沉重的任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遥远的征途。所以要追求和践行君子之道就必须有刚毅顽强的意志。(三)善良——君子的道德基石善良是道德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内涵常被浓缩为“仁义”二字,“仁”是孔子创立的一个道德范畴,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意蕴是“善”。因此,善良是君子必备的道德品行。怀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没有私心,不以利用他人或从别人身上获得好处去真心诚意地与人相处,是君子的道德基石。(四)尊贵——君子的人格品位尊贵作为君子的人格品位,主要表现为君子为了追求道义而展示出的刚直方正的独立人格。儒家认为有德有识之士要实现自己经天纬地之抱负,不仅要通天、地之道,更要通人之道,做到能安人、能服人。因此君子应具有谦和的处世之道与刚直的行为准则。二、如何成为一名“君子”(一)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什么是君子,《论语》中记载了一次司马牛跟孔子的对话。子曰: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不忧不惧就可以做君子了?对于司马牛的疑问,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可见,在孔子心目中,“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更多地是靠道德修养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在反省自身的时候,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经得起推敲、考验,内心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于丹教授曾经说过:“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孔子在和弟子讨论君子的时候也曾经说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一个拥有仁慈之心的人,他的内心就会宽厚、慈爱,因此也就不会计较生活中的得失,使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坦然平稳的状态,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忧愁呢?有智慧的人处事得当,考虑的全面,权衡恰当,怎么会有迷惑不定的时候呢?内心无比勇敢,又有何所畏惧的呢?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