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1)居住区的概念和类型(2)居住用地与规划结构(3)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居住区规划设计难点: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的概念和类型居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用地组成(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4)绿化用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园、林荫道、小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类型(1)按建设条件分: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山地居住区、平原或水网居住区。(2)按居住区所处位置分:城镇内居住区、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居住用地与规划结构1、居住用地选择(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尽可能接近水面和环境优美的地区。(2)处理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减少交通拥挤。(3)用地的面积大小及各居住用地的数量与形态的适用性。最小以幼托为单元的组团住区。(4)处理好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减少交通拥挤。(5)依托现有城区,发挥经济效能。(6)留有发展余地。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居住用地规划结构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形式。(1)基本形式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2)居住区~居住组团3)居住区~居住小区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2)一般原则1)符合城镇的现状情况,自然条件和布局特点。2)符合不同年龄组居民生活、尽可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3)要尽可能和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4)要有利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经济合理地分级、成组、配套。5)要有利于分期建设的实施。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3)合理的规模包括人口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以人口数作为规模的标志。1)居住区规模:3~5万人(1~),用地50~100ha,服务半径R=800~1000米,以设置中学为特征。2)居住小区规模:~(2~4千户),用地17~35ha,服务半径R=400~500米,以设置小学为特征。3)居住组团规模:~(3~7百户),用地2~5ha,服务半径R=100~200米,以设置幼托为特征。第七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城市规划原理》(m2/人)20~2514~~~15//20~2314~~~1410~138~1018~2014~~~1410~137~10低层多层多层、中高层中高层多层、高层高层组团20~3015~2214~2013~15//20~2515~2014~2013~~1510~1320~2515~1914~1813~1411~1410~12低层多层多层、中高层中高层多层、高层高层小区16~2515~2013~1713~1616~2215~2013~1713~1616~2114~~~16多层多层、中高层多、中高、高层多层、高层居住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层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