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对于政府来说,微博就是现时推动问题解决、凝聚中华民族建设合力的那个支点的内容瞬间大规模传播,这种“我的微博我做主”的自主性赋予了微博强大的生命力,既助推了微博生生不息的传播力,又展示出微博辐射乃至撬动现实生活的强大力量,从而形成了一幅“微言大力”的图景。小小微博已经不仅仅是网民个人发声的小喇叭,而是成为了一个横向连接公众的社会神经元,由此正在强化中国社会的行动力。当前,网络上的“围观”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现实中的“较真”行动,从对官员抽的烟、戴的表的询问到对征地拆迁中权力的滥用。网络公民正在通过权利行使的阳光将权力过程的黑箱射穿。不仅~:L,微博旨在传播信息而非辨析信息真假这一客观特性,也使得小微博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特别是一些谣言或不实信息经由网络传播既伤害公众心理,又极大地伤害政府公信力。“杭州失足女若小安”、“国税4'7号文件”、“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等不实信息都说明,政府机构和公民个人在小微博锋利如刀的传播面前都是伤不起的。微博已经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对政府治理形成了诸多挑战。微博对公台理的三大眺战首先,微博等自媒体以其开放眭加速了权力的弥散,新的权力主体与政府竞争着公众信任,直接挑战政府的网络话语权。例如公共议程设置权是政府决策权的核心部分,有影响力的网民提出、讨论公共事务,进而设置、改变公共议程已经成为现实。200'7年的华南虎照事件、去年的温州动车事故等,都凸显出政府议程设置权的削弱。拥有如花妙笔的人们在网络上积极发声,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意见领袖”。他们或者以理服人,或者以情动人,以其语言和观点的魅力影响公共议程中的议题增减,影响议题的讨论,甚至对一个时期的公共议程的存在本身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与他们相比,政府在互联网上的话语权严重弱化。尽管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已经开通政务微博,但在浩瀚而热闹的微博世界中,政府的形象、影响力、话语权还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政府网站因其亥0板和有效信息可获得}生差而点击量寥寥,在一定程度勘呢0了政府在互联网上的无力感。其次,微博进一步塑造了水平化的互联网社会结构,直接对既有的政府权威维护构成挑战。微博使每个用户可以因为一句话、一个图片而建立起交谈关系、产生共鸣,形成一个个游走于现实与网络的社会公共领域。以往,政府权威的维护主要依靠规则、习俗和共享价值的不断实践,并以强制力威【聂和福利诱导为凭藉。互联网以每个网民为信息节点形成水平化社会结构,大大压缩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力链条,在互联网上重构现实社会中的垂直权力——命令链条几无可能,政府权威的维护更需要匿名世界的说服能力而非强制力威阻或福利诱惑。换言之,既有的规则、习俗和共享价值在新媒体上都要经历一个由公共讨论再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够说服他人认可一套规则、习俗和价值,谁就能够赢得权威。如果政府不能及时顺应互联网的水平特征来延伸权力,那么,政府权威不仅难以维护,其流失的速度也会加快。最后,微博信息流的方向多元性使政府管理边界模糊,直接挑战政府的回应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政府既有的条块分割官僚结构与工业时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相适应,与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格局相适应。而微博等互联网上信息流动的迅疾和多方向性使网上与网下、大事与小事、公事与私事、国内事与国外事、单位内部事与全社会的事、政治事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