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论文:大力发展生物肥料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oc

格式:doc   大小:215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文:大力发展生物肥料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2/25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文:大力发展生物肥料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文:大力发展生物肥料_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新世纪国家粮食安全孙明新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目录前言一、从耕地谈起二、我国“石化农业”的弊端三、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四、认识微生物肥料五、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六、微生物肥料是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七、微生物肥料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束语2金肥王(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话: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网址: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品、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开辟了崭新的路径。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历史经验证明,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历史契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是生物科技应用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产业,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成为维护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鉴于世界性的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环境恶化、粮食短缺和危机感,许多国家开始重点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强国”战略,纷纷制定发展规划,调整法律和政策,加大政府预算,鼓励社会投资,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但是,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如何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21世纪国家粮食安全,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在当前人口压力日益严重、可耕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需要依靠生物技术科研成果,大力发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加快土壤的生物修复与治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目标,推进传统农业向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转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3金肥王(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话: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大国际创业园网址: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指出:“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切实扭转耕地质量和水环境恶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一、从耕地谈起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土”、“水”、“种”、“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如果仅仅从粮食生产能力的角度考察,“万物土中生”,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以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而且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从耕地面积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600万,而耕地每年减少1100万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从耕地质量看,我国耕地的60,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2/3的耕地属于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