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APEC和WTO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PEC和WTO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2/2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PEC和WTO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PEC和WTO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是APEC和WTO的主要创始成员国,中国直到1991年才被APEC接纳,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目前,两国同为两大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在国际经济事务的处理上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然而,在这两种制度框架下,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如何发展本身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发展动因、合作领域和利益分配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一、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经贸关系趋于正常化。回首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两国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但发展仍十分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以上(见图1)。贸易结构上,中美两国经济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中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战后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用品,这就为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了契机。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技术性产品上。此外,两国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投资领域上,中美之间基本呈单向流动。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0年6月,美国在华投资项目为29940个,,。而从1979年至1999年,中国对美投资总额不足5亿美元。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正步入一个新时期。据统计,,1998年为30亿美元,主要项目集中在汽车生产技术和电厂成套设备及通讯设备。《中美两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的启动有助于扩大中美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1999年朱总理访美期间签署的中美能源与环境领域技术合作与贸易协议,将有助于化解美国技术对华出口方面的政治障碍,进一步推动两国技术贸易合作。从目前总体状况看,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9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逆差来源国、第十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这表明,中美经贸关系在双方各自的外经贸关系中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二、APEC与WTO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动因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美经贸关系当中出现的摩擦与纠纷主要是因为美国利益的驱动。因此,不论在APEC框架,还是在WTO框架下,美国始终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或障碍。美国的政治与经济战略目标决定了APEC和WTO两种制度框架下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当然,中国的政治经济目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政治与经济因素并重亚洲地区历来是美国政治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美国难以维持在亚洲的霸权地位,这就需要重新调整与中、日和东盟等的关系。APEC是个经济组织,但美国在制定APEC方针时,稳定和安全目标被放在重要位置。APEC创造的定期性外交接触有助于解决成员间的任何分歧和冲突,APEC的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政治合作,美国也更有可能把APEC变成贯彻其意志的“新太平洋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