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ppt

格式:ppt   大小:487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ppt

上传人:xzh051230 2019/12/29 文件大小:4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破阵子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一生以抗金报国为己任,理想不能实现,遂将满腔忠愤全寄予词。其词悲壮豪放,词风慷慨悲壮,抒发爱国精神,且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和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陈亮来访稼轩,两人痛饮。谈起了时局形势。陈亮气愤异常,朝廷权贵只知歌舞升平,苟且偷安。中原沦陷已历经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讨虏,收复失地,中原百姓就难见复国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弃疾不禁想起了当年在山东沂蒙山的战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宝剑,递与陈亮看,并给他讲述耿京的事情。陈亮不禁赞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识之感。酒至酣处,辛弃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此词《破阵子》。解读文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ì*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对偶。表现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官兵斗志昂扬。“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阅读上阕,思考:、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举灯或拨亮灯光梦醒时各营的号角声连成一片*“剑”是战争利器,“看剑”这一动作表明了词人念念不忘杀敌报国。当时作者已经闲居已久,请缨无路,都受到南宋投降派统治集团的排斥和打击。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使他能暂时忘却现实,而通过“挑灯看剑”的举动,生动地表现出来。“看剑”反应了词人怎么样的内心世界?词人为何要“醉里”才看剑?理解赏析*“吹角连营”意味着战争动员令已经下达,军心振奋,这是诗人投入备战的愿望,也是人民的愿望!理解赏析“吹角连营”意味着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愿望?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指部下、军队指演奏检阅军队指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