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新建加油站项目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建加油站项目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麒麟才子 2016/1/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建加油站项目节能评价评估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第一章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能,如高温烟气、高温物料热,排放的可燃气和有压流体等,亦属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统称二次能源。二次能源又可以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合能体能源”,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而汽油和柴油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合能体能源。二次能源亦可解释为自一次能源中,所再被使用的能源,例如将煤燃烧产生蒸气能推动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即可称为二次能源。或者电能被利用后,经由电风扇,再转化成风能,这时风能亦可称为二次能源,二次能源与一次能源间必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节约能源是指在满足相等或相同目的条件下,使能源消耗量减少。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利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节约能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节约能源不仅是2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更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捷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的利用能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并节约能源,推进节能降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山西省节约能源条例》,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及《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为了全面了解乡宁县台头镇柳沟加油站建设项目,按照总量控制,调整结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方针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为依据,参考有关政策,对乡宁县台头镇柳沟加油站建设项目进行节能评估。,是汽油或其他成品油交易的场所,除从事加油业务外,部分加油站还展开洗车、储油、油槽清洗等业务。目前,我国加油站的经济类型有:国营(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属企业)、民营和外资经营。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属国营企业约占一半,另外,民营占近一半比例,而外资加油站目前所占比例较小,但随着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开放,该部分比例将逐渐增加。3加油站是石油产业链销售终端的关节点,是成品油零售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石油价值增值的重要一环,因而在石化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应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主要靠中石油和中石化设立的加油站和向加油站配送成品油来控制全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加油站属于民营企业,由中石化配送成品油来满足市场需求。。目的是确定投资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并站在项目的起点,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预测和评价投资项目未来的效益,以确定项目的投资是否值得与可行。节能评估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主要生产装置的能耗指标和油田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指标与达到同行业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措施进行评估;二是对系统所采用的有利于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节能设备和余热、余冷、余压和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情况以及设备和管道的保温、爆冷措施进行评估。节能评估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一,为政府节能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节能评估报告是经过计算得出的科学依据,政府在制定节能产业政策如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的推广、节能改造项目的补贴等时,可以参考节能评估报告,从而优先鼓励和支持成本较低以及减排量明显的4技术产品,已达到科学节能的目的。第二,为企业选择节能设备、低耗能生产系统提供参考依据。节能评估报告评价企业现有的工艺技术和在节能技术改造期间能实施的更加节能的技术,从而为企业选择低耗能生产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企业降低耗能成本,提高经济收益。、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委托书;2、现场勘查资料。、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