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本学期,我再次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因为学校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就是在选修课上设置了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下学习普通话的体会。一: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学好普通话,说难不难,说不难还真有点儿难呢!记得在小学一年级时,天天读a、o、e,想不到这对我们后来学好普通话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呀。可以想象,拼音不过关,想读好说好普通话是何其之难,简直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好普通话极为重要,不然的话,就不能把你正确的意思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要学好普通话,我觉得有这么几条要领:第一,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第二,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第三,不懂就查。第四,纯属我个人的经验,也是最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从这里,我受益不浅。第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通用语言。二: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的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对普通话加以规范的。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无穷的享受。我喜欢学习普通话,于1月21日至29日,我和同事杨文洪老师一起参加了2008年寒假普通话一级培训。在为期8天的培训学习中,有苦有累,但我们心里更多的是乐。开始的时候,我满怀信心,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说得还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过级没多大问题吧。谁知第一天,我们的错误与缺陷就暴露出来了。老师叫我们起来“自我介绍,并谈谈自己对本次普通话培训有什么期望值。”我们在交流对话中,老师给我们纠出了诸多的错误与缺陷:说话时带有明显的方言语调,说话时的语速太快,口形不对,归韵不到位,导致发音存在一定的语音缺陷。我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说话的状态。老师还形象地为我们出示了一个普通话学习的阶梯:——生活运用——朗读——音变——韵母——声母——声调——词汇、语法老师细致地为我们讲解,告诉我们要想学好普通话就必须彻底改变我们固定的方言腔调,正确把握普通话的声调,比如阴平(一声)是55调,要求发音时“高而平”,重庆话的阴平调虽然也是高平调,但却没有普通话“5”度的音高。接着要注意声母和韵母的正确发音,比如6个单韵母“a、o、e、i、u、ü”的发音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还要注意一些复韵母的归韵,如“uo”的发音,双唇合拢,圆唇,先做出“u”的口形,在发音的过程中嘴唇扩张,移向发“o”的口形,响度主要集中在“o”上,最后的口形一定要回到“o”上,其次要注意上声的变调,轻声、儿化,它是形成普通话语调的重要特征。另外就是要准确把握朗读基调,注吐字规音要领,掌握适当的语速,不断培养朗读的语感,最后一定要在生活中运用,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老师语重心长地讲到,学普通话就好比爬这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