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业银行抵贷资产商业银行论文一、抵贷资产处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抵贷资产的抵贷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导致银行损失严重。债权银行在资产保全中采取以物抵贷方式时,通常都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要么是债务人经营已极为困难,无力或无法以货币方式偿还贷款,银行如果不接受以物抵贷,则有可能完全无法收回债权;要么是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方式将这些非货币资产裁定给债权银行以抵偿债务,如果债权银行不接受,则按现行法规,这些资产将重新归债务人所有,使债权银行一无所获,因此债权银行只有被动接受以物抵贷方式。(二)受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制约,抵贷资产处置变现困难。,不符合市场要求,抵贷物资社会接受能力差。由于抵贷企业大都缺乏现金偿债能力,资不抵贷,甚至濒临破产或倒闭,其可供选择的抵贷财产微乎其微,银行选择抵贷财产的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被迫接受一些本身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专用设备因用途狭窄,是抵贷财产变现的难中之难;通用设备虽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受本身质量的限制和市场需求不足,在变现过程中也存在困难;房产和地产虽然在理论上存在增值的可能性,但受地域的限制和目前经济环境的影响,也缺乏活跃的变现能力。据调查,目前的抵贷物资大多数是逐步淘汰或质量有瑕疵的产品,如服装、鞋帽以次充好,机器设备已经报废或接近报废年限等。抵贷物资要想卖出,只有降低价格,卖了能得些钱,不卖就烂在仓库里。,在变现时必然会产生损失,有损失就要核销,核销要冲减银行利润,损失太大,无法承受,影响了银行处置抵贷资产的积极性。。由于目前国内有些地区二手物资处置市场还很不成熟,物资的流动性极差,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处置市场,同时中介市场也欠规范,客观上增加了抵贷财产变现的难度。。如有些抵贷的厂房,其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因集体土地无土地使用权证,无法办理过户,不具备变现的条件,导致厂房无法变现处置,放在那里不但要花费维修和看管费用,而且还要承受房产的无形损耗而带来的损失,时间拖得越久,这种损失就越大。“窟窿”难填、出账难度大。按财政部有关规定,抵贷资产处置损失部分应从当年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支,直接影响了当期损益。由于处置变现损失过大,各商业银行对以资抵贷处理普遍持矛盾心理,不处理损失愈来愈大,对上级银行无法交待;处理了由此带来的财务负担,将极大影响上级银行对自己经营业绩的考核。基层银行处置抵贷资产百般小心、如履薄冰,在上级银行政策明朗前,宁愿听任抵贷资产躺在账上慢慢“溶化”,也不愿主动去处理,将其变成死账。。一是出租、出售受税票限制。二是抵贷资产自主经营受到限制。商业银行面对厂房、设备、汽车、房地产等种类繁多的抵贷资产,如果不去经营和管理,将会变成“废品一堆”、“空楼一座”、“荒地几亩”,损失会更加严重。直接经营又与金融机构不准办实体的政策相违背。(三)抵贷资产的交易税费过高,限制了产权变更、转让。银行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按权责发生制交纳了营业税和所得税。接受抵贷资产最终目的是处置变现收回贷款本息,这本身不是也不能视作一般的经营交易活动。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将以物抵贷视同一般的商品交易行为,对抵贷财产的接收、处置双向重复征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