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2月,泰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以20亿1997年2月,泰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以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平息了泰铢贬值风波。同年5月,泰息了泰铢贬值风波。同年5月,泰国联合东亚其他国家再次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泰铢汇率。但是,合东亚其他国家再次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泰铢汇率。但是,泰铢贬值的压力继续增加,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泰国泰铢贬值的压力继续增加,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泰国央行在外汇储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已无力维持泰铢汇价。央行在外汇储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已无力维持泰铢汇价。1997年7月2日,泰政府宣布放弃盯住美元汇率机制,1997年7月2日,泰政府宣布放弃盯住美元汇率机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泰铢当日下跌了20%,历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泰铢当日下跌了20%,历史上将这一天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史上将这一天视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亚洲金融危机”由来索罗斯在97金融风暴中到底是怎么挣到钱的??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策略,即采取各类金融工具同时进行投机性冲击的策略。?。?。?,手段与远期外汇交易类似。?。亚洲金融风险的发生与传染? 国家或地区金融风险发生或传染时间 泰国(发源地)1997年7月2日 印度尼西亚1997年7月2日开始,中旬达到高峰 马来西亚1997年7月2日开始,中旬达到高峰 菲律宾1997年7月2日开始,中旬达到高峰 中国香港1997年9月开始,10月20日达到高峰 日本1997年11月 韩国1997年9月开始,12月达到高峰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综合影响?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亚洲金融危机”——东北亚?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巴西?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亚洲金融危机”——香港保卫战?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1998年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从98年8月5日起,数家欧美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同时向香港汇市、股市和恒指期货市场大举进攻,在香港疯狂抛售港元和恒指期货。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并借此打压股市。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1998年8月14日,香港go-vern-ment正式动手干预股票市场,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豪赌”。股指期货?投机: 投资者甲预期市场将于一个月后上升,而投资者乙则预期市场将下跌。?结果: 投资者甲于4,500点购入一个月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投资者乙于4,500点沽出同样合约。若于月底结算点高于4,500点,投资者甲便会获利而乙则亏损。但若结算点低于4,500点,结果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