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廊主体施工综合方案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编写:复核:审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综合管廊项目经理部二O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 41、工程概况 42、工程地质特征 43、主要工程量 7三、管廊主要施工方法 71、测量定位 8、施工控制网 8、施工加密控制网 8、高程控制测量 9、施工放样 9、测量控制流程图 9、测量管理职责 9、测量质量保证 102、模板工程 10、主要施工特点 10 10、模板方案设计 11、墙体模板计算 12、柱模板计算 13、现浇管廊顶板模板计算 13、模板施工 18、模板质量标准及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0、成品保护 23、模板吊装、堆放及安全要求 233、钢筋工程 23、准备工作 23、钢筋连接方式 24、钢筋配料与加工 24、钢筋绑扎 25、钢筋定位措施 26、成品保护措施 26、材料要求 274、混凝土工程 27、混凝土要求 27、选择混凝土供应商 28、混凝土的浇筑 28、混凝土技术要求及养护 31、混凝土成品保护 335、防火门、预留洞施工 33四、管廊主体施工及其它工序有关技术指标和要求 341、防水及找坡 342、结构零星施工注意事项 343、变形缝 354、预埋件 375、管廊台背回填 37附图一 38附图二 39附图三 40一、编制依据1、施工相关图纸及施工合同2、《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结构工程》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钢筋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6、《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2)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郑州市经开区潮河环路等九条路(道路、综合管廊)工程勘察报告》10、《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管廊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部署12、本公司相关工程施工积累资料。二、工程概况及地质特征1、工程概况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东南部,地貌单元属黄河冲击平原,。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结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3类,场地土层不存在可液化土层。本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河南省大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实施监理工作。本工程施工范围为:东起四港联动路,西至南四环、机场高速,北起经南八路、潮河环路、经南八北一路,南至经南十五路、经南十四路,。综合管廊布置在经开十二大街、经南九路、经开十八大街、经南十二路。,**,总延米为:,端井、管线引出口、通风口、投料口、。本工程基础底面土方开挖的一般开挖深度约为6~10m。2、工程地质特征根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国际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主要为:场地东北部、东部及西南部地区(简称Ⅱ1区),其特征是地表土出露第1地质单元层土体,颜色以褐黄色为主,岩性以粉土为主,局部夹粉砂,见少植物根系及蜗牛壳碎片,属中等压缩性土。场地中部、东南部地区(简称Ⅱ2区),其特征是地表土出露第2地质单元层土体,颜色以黄褐色为主,岩性以粉砂为主,见少植物根系及蜗牛壳碎片,属中等压缩性土。由地表向下的各层分布岩性结构,按Ⅱ1区、Ⅱ2区分别描述:Ⅱ1区:第一层:粉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局部表层为素填土,有砂感。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局部范围缺失。~,;~,;~,。第二层:粉砂。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土普遍存在,且局部直接露出地表。~,;~,;~,。第三层:粉土。灰褐色,局部褐黄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见少量白色钙质网纹。该层土在场区内局部缺失。~,;~,;~,。第四层:粉砂。黄褐色,湿,中密。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级配一般,砂质较纯净。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土在场区内局部缺失。~,;~;~,。第五层:粉土。黄褐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薄层粉砂。见少量黑色铁锰质斑块。该层土在场内局部缺失。~;~,;~,。第六层:细砂。褐黄色,局部灰褐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砂质纯,颗粒级配一般。该层土在勘探范围内未揭穿,。Ⅱ2区:第二层:粉砂。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以石英、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