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鸟,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非洲鸵鸟(学名:Struthio camelus)属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 .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生括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王信天翁是一种大型海鸟,体型大的身长可达1米以上,。信天翁的飞行能力极强,除了产卵以外,它们极少在陆地停留。在交配季节后会有18个月的休息。王信天翁是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可达60余年。雨燕科(学名Apodidae)通称雨燕,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雨燕目中的一个科。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雨燕分布广泛,有些种类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而到热带地区越冬,是著名的候鸟,有些则是热带地区的留鸟。雨燕科下共有18属84种。学名:凤头咬鹃或凤尾绿咬鹃(格查尔鸟),是热带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都有分布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1,2趾向后,3,4趾向前,为异趾形。咬鹃通常有色彩鲜艳而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羽毛。生活在中美洲山地雨林中,是危地马拉的国鸟。天堂大丽鹃是羽毛最长的鸟,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在古代玛雅被认为是羽蛇神的化身天堂大丽鹃神:阿兹特克神话中被视为是人类艺术文明之授予者而为人们礼拜的神以一条羽毛蛇为特征,蛇的鳞片为天堂大丽鹃的羽毛所取代。蜂鸟(Wood Nymph)是雨燕目蜂鸟科动物约600种的统称,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蜂鸟身体很小,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约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humming)而得名。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蜂鸟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鵎鵼(学名:Toucans )又名巨嘴鸟,属巨嘴鸟亚目的鸟类动物,有6属34种。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黄色,略呈淡绿色,下半部呈蔚蓝色,喙尖点缀着一点殷红。眼睛四周镶嵌着天蓝色羽毛眼圈,胸脯橙黄色,脊部为漆黑色。色彩艳丽和惊人的大喙使其观赏价值极高。主要以果实、种子、昆虫、鸟卵和雏鸡等为食。以树洞营巢。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热带森林中,尤以亚马逊河口一带为多。高山兀鹫(学名:Gypshimalayensis)是隼形目鹰科的鸟类,大型猛禽,全长约110cm。羽毛颜色变化较大,成年兀鹫上体除翅、尾外褐白色,下体褐色,头部和头侧裸露具丝状羽毛,栖息于海拔2500~4500m的高山、草原及河谷地区,多单个或结成十几只小群翱翔,有时停息在较高的山岩或山坡上。经常聚集在“天葬台”周围,等候啄食尸体。主要以尸体、病弱的大型动物、旱獭、啮齿类或家畜等为食。分布于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土耳其、帕米尔东部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