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绩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绩效分析.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20/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绩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段就劳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关系如何,和谐的劳资关系能否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一)、劳资双方的文化冲突与企业绩效由于跨国公司的劳动力分散在不同的国家中母公司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下属的员工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式,这些都可能导致在工作期间文化冲突的发生,而使公司缺乏凝聚力与绩效。如果一位跨国公司管理经理人自认为文化价值体系优越,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对待不同文化与价值体系下的员工,必然会导致劳资双方的冲突,甚至遭到员工的抵制。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地域间文化差异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面对劳资双方的文化冲突,企业必须妥善处理,而跨文化管理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二)、劳资双方领导人谈判风格的匹配与企业绩效工会领导与企业高层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意味着领导人在价值观、管理方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在劳资双方谈判的过程中很明显的表现在谈判双方的气势、方法及力量对比上。双方进行谈判时,具有不同风格特征的工会领导与公司高管之间的匹配、组合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劳方的利益诉求是由一个弱势的工会领导与一个强势的公司高层进行谈判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劳方的利益会被侵害而导致劳动者的抵制甚至是反抗情绪。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工会的存在目的就是维护职工权益的最大化,协调劳方与企业间的关系,提高绩效,不能因为领导人的软弱损及员工利益。如果谈判的任何一方相对另一方而言处于弱势,那么谈判就会为强势一方所掌控,谈判仅能流于形式。所以,Lazera(1995)人认为,相对于一方强硬一方软弱的情况,劳资谈判在两个都强硬的对手之间展开则更有利于创造改善企业绩效的内部环境。Kleiner等人(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领导人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劳资双方领导人的强硬作风的确与企业绩效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员工情绪、工作环境与企业绩效工作环境、激励制度、工资水平等常会引起员工情绪上的反映。混杂、让人不安或不适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效率低下;薪酬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员工的绩效;激励不及时、水平不到位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当员工饱满的工作热情被抱怨所取代时,工作积极性降低、士气低落,是劳资关系趋于紧张的一种体现。员工的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转化为消极工作的行动,更严重的甚至罢工。实际工作时间中的有效劳动减少,企业的整体绩效降低。鉴于实际,许多跨国企业纷纷启动所谓的“工作生活质量”项目(简称QWL),以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劳资双方直接的沟通渠道和协商谈判机制,以达到组织绩效提升和员工心理满足的双赢局面。所谓“工作生活质量”对于工作组织来讲是一个过程,它使该组织中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地参与营造组织环境,塑造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个基本过程基于两个孪生的目标:提高组织效率,改善雇员工作生活质量。这种缓和劳资关系,提高企业绩效的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72年,德国推行了在多范围提高工作生活质量,鼓励员工参与的法案;法国1974年7月投资了2400万法郎用于帮助企事业单位实施旨在改善工作条件的重要计划。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也于七十年代中后期不断地开拓关于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方案实施。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劳工协定都制定了提高工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