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鸡毛信》影评-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鸡毛信》影评-观后感.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鸡毛信》影评-观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鸡毛信》影评-观后感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烧到了中原大地。到了40年代初期,为了扩大战果、实现彻底统治中国人民的罪恶目的,侵华日军对我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妄图把华北地区作为其永久地、殖民地与后备基地。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根据地人民同敌人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采取坚壁清野、灵活出击等多种斗争形式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的扫荡,使侵略者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影片《鸡毛信》就是发生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里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故事中的一个。影片的主人公儿童团长海娃在送信途中与敌人遭遇,他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的手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海娃这个形象的塑造,讴歌了根据地人民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族侵略的优秀代表。龙门村座落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接处的一个山坳里。小英雄海娃就生活在这个地方。鬼子的几次扫荡,***、放火、抢粮食烧房子之后,村里处处残垣断壁,满目凄凉。村里的百姓恨透了鬼子,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民兵组织和儿童团,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十来岁的海娃当上了儿童团长,他的爸爸老赵刚被推举为民兵队长。父子俩一起参加了革命。这年秋夭,庄稼熟了。为了不让鬼子抢走村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百姓早早地来到地里抢收庄稼,田里一片繁忙景象。远处的山头上立着一棵孤零零的树。这是一棵消息树。每天都有人在树下放哨,敌人来了,放哨的人就把树推倒,村里的人马上就能得到消息立即转移。此时,海娃正在树下放哨,他戴着那顶心爱的八路军军帽,手里拿着红缨枪,以放羊为掩护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突然,另外两座山头上的消息树倒了。鬼子来了!海娃立时意识到了情况的紧急性,他急忙转身扳倒了消息树,然后赶着羊急匆匆地向山下跑去。正跑着,迎面遇到了中队长老赵,老赵告诉海娃乡亲们已经安全转移了,又掏出一封鸡毛信递给海娃,让他马上送给张连长。原来老赵得到情报,敌人出来扫荡,据点空了,老赵让张连长趁机拔掉这个据点。海娃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接过信立刻赶着羊出发了。刚刚走进山沟,迎面碰上了一队鬼子。海娃机智地把信藏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下面,神态自若地继续向前走。鬼子队伍来到了海娃面前,领头的是挂着洋刀、长着个蒜头鼻子的小队长久原,久原冲海娃毗牙瞪眼吓唬了一通,又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找到,于是就让海娃开路了。海娃刚走了不远,鬼子又回身围住了海娃。原来鬼子打上了羊的主意,要吃羊肉。海娃心里又疼又急,信怎么办呢?太阳落山的时候,鬼子扑进了平西村。村里的百姓和粮食都已经安全转移了,鬼子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杀了几只羊,围坐在火边烤东西吃,幸好老绵羊没被杀掉。海娃伺机等待着,准备一有机会就逃走送信。天刚蒙蒙亮,海娃趁鬼子还在熟睡,悄悄离开了屋子,从老绵羊的尾巴下面解下信,飞快地向山顶跑去。可到了山顶才发现信丢了。海娃焦急万分,只好顺着原路往回找。信找到了,海娃拿着信刚要上路,就被几个上山的鬼子发现了,又被抓了回来。海娃借口上山找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训问,找机会又把信拴在了羊尾巴上。鬼子要海娃带路去龙门村,海娃乘机把敌人带到了石公山后一条难走的小道上,利用地势的险峻远远的甩开了敌人。久原发现了海娃的用心,急忙派人追赶。海娃越跑越快,鬼子开枪了。海娃急中生智,放开嗓子大喊:八路军叔叔打鬼子呀!鬼子被唬住了,只是开枪不敢再追。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