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基本建设医学研究论文医院基本建设对医院建设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设不断完善医院规划、设施、环境就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符合以人为本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投入卫生资金的逐年增加及对外开放后社会资金多方位、多渠道的介入,“十五”期间根据国家卫生部资料显示全国卫生系统基础建设增长率为“九五”,这虽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但投资分解到一块区域,一个城市,一所医院在落实该项目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有缺乏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和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医院基本建设要做到以下三点:1、考虑经济实用性。医院基本建设投资以自筹资金为主,用有限的投资,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为病人提供舒适、方便的就医环境;2、考虑长期性和稳定性。基本建设是百年大计,决策成败很关键,一旦失误,将会承受重大损失。正确的决策,可以一劳永逸,获得长远效益;3、考虑具体性和复杂性,工程项目涉及到社会、法律、地域、经济、环境等方面。从土建到设备,从生产到生活,从地下到地上,涉及面广,投资大,决策时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与程序,进行严格的论证,集思广益。如通过考察取经,邀请各方面专家,利用其技术优势,监督设计,避免主观片面造成的失误。因此,医院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应充分和各方面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法,使设计师充分了解医院的发展意图,从而使得建筑总体规划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设计、施工到位,同时也可以为医院发展提供新思路,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基本建设的目的一、做好科学规划,提升其综合效率医院规划应包括建筑的总体规划与本身业务规划两个内容,前者是具体的基建规划,而后者则时对本身业务发展的规划。由于业务发展的规划是通过建筑的总体规划来实现的,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建筑的总体规划应满足业务发展的规划,否则医院的建筑总体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其目的就是扩大医疗、教学、科研范围,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实现“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服务宗旨。因此,医院的规划,必须围绕其目的和宗旨,科学、客观地实施。医院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医院本身的发展,现阶段医院规划多局限于满足现在自身的基本使用要求,床位数的确定也多从较低标准进行考虑,整个规划的标准与其国家比要偏低,因此规划中应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多加考虑。1、集中与分散式总体布局的思考现时总体规划中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集中式布局还是分散式布局,集中式还是分散式布局各结合医院自身条件加以考虑,不能一概而论。现代医院建筑布局呈集中化倾向,这种倾向与现代医院的经营方式密切相关。一方面原因是护理单元组成形式的变化。护理单元约占医院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组合方式决定了医院建筑的外部形态,缩短了护理距离、提高护理效率成为护理单元设计的基本准则。随着医学科学和建筑技术的进步,目前护理单元设计趋于相对集中的团状布局,可最大限度的缩短护理路线,提高护理效率。各部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符合医院对救治时间尽可能短的要求,病人很方便到达各个部门。具有交通简洁、运输方便的优点,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节省了投资,所以这种倾向反映了其实用功能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也突破了以往医院建筑的那种单调的板式形象。另一方面是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现代医院一般都希望能处于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市区范围之内,尽可能的扩大其医疗服务的覆盖面,以图争取到更多的患者来源。而市区范围的土地价格极高,只有采用集中式布局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土地价值,达到较好的医院效率。但缺点是局部改造容易给周边产生影响,集中式医院布局因平面的进深,层数均较大,导致暗房较多,竖向交通组织比较复杂。尤其是,非典之后要求医院建筑尽可能多采用自然通风和局部隔离,集中式布局比较难达到。同时集中布局对空调、采光要求较高。因此能源浪费变大,分散式布局能较好地解决集中式的缺点,符合现阶段国情,利于分散实施,但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讲,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建议在土地较充裕的情况下采用,综合而者优缺点,也可以采用半集中式的医院布局,即对门诊医技采取集中式布局,病房等则可多采用较分散式布局。2、一体化交通的思考医院是民用建筑中功能最为复杂的一类。包括门、急诊、医技、病房等各种功能。因此交通流线也最为复杂。含有门诊、急诊、住院、探视、医技、后勤、辅助、污物等等流线。如果把本行流线考虑进去,整个流线的数量基本上又可以增加一倍以上,如何解决好医院内部的各种流线关系是整个规划中的关键。现在医院中多采用一个主入口,各种人流和车流多在广场上加以分流,由于用地的关系。广场内的景观比较差,同时医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非常繁忙。所以,医院的交流也比较混乱,经常产生各种交叉,不利于医院的正常秩序和运营。我们借签城市设计的观点。医院交通可以通过立体化的城市设计以予解决。首先将人和车在立体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