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解放战争》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解放战争》后感.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解放战争》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解放战争》后感--谈年轻干部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贵州省司法厅肖昕近日,通过贵州省数字图书馆“学台,我阅读了王树增著写的《解放战争》一书,该书从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入手,用大量精彩而真实的细节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书中对这场战争的进程、结果的解读,引人深思,特别是东北战场在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更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主动权,使中国革命面貌彻底为之改观,为全国解放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解放战争整个过程,一切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是这场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之一。解放战争初期,党明确提出“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毛泽东也指出:谁拥有了民众,谁就拥有了东北。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根据地创建的首要工作就是发动群众、满足群众正当的利益。通过剿匪、土改的方式改变了东北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同时也解决了战争所需的兵源问题。总结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群众路线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党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做细致耐心的群众工作,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力量,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更是建党90年来,党成为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的根本原因。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社会环境下,年轻干部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就此,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从群众中来、从基层中来”。基层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线,更是磨炼年轻干部意志、品格、促进成长的主阵地。从基层选拔年轻干部,是因为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从中央机关到省直机关都开始从基层选拔年轻干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基层干部将“地气”即基层的真实情况带到中央和省直机关,为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加贴近基层,服务基层。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从基层选拔年轻干部是优化公务员队伍来源和经历结构的好途径,同时形成了从基层选用人才的良性机制,提高机关与基层的互动沟通效果。“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是机关干部的主要来源,他们在学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广,运用掌握现代技术设备的水平较高,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基层经验少、生活阅历浅,而且久坐机关少下基层更容易生出“机关病”来,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多、对普通群众感情不深的问题,处理问题容易凭书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