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民族民间音乐保护考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族民间音乐保护考论文.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20/1/8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民间音乐保护考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思考论文摘要: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已经原貌消失,有的甚至遭到全面的破坏,所以保护和传承当下中国各个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综述就从这个话题入手,结合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按照各自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类、评述、分析和总结。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 保护 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可以说,在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其价值是十分可贵的。随着人类进程的逐步加快,民间音乐也在逐步地产生着历史的嬗变,有的甚至已经原貌消失。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个民族传统艺术,笔者结合一些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一、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从传承人入手  民族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的的特点就是活态性和无形性,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传统艺术财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所以传承人不仅是民间音乐的载体,也是它的支撑点,要保护民间音乐首先应该从传承人入手。海铃在《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一文中重点阐释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作者论述了广东、江苏、贵州、湖南、成都、山东、云南等地推出的保护传承人的措施,从各地做法不难看出,发放补助已经成为保护传承人的“常列项”。但是有些学者对于这种做法表示担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苑利特别建议我国政府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在《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也强调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这种“活态”生存和传承的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都年岁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这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或濒危的现实,政府要给予民间艺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使民间文化承载者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是传承和壮大民族文化血脉的千秋大业。贵州民族学院音乐教授陶健在《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保护传承人,立法先行、政府有为。民族民间音乐口耳相传,传承人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传承人一旦去世,民族文化损失无可挽回。作者提出应该从政治上,经济上保护传承人,让其社会有地位,收入有保障,生活能安心、传承能继承。并且在培养传承人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亲子传承、师傅传承、学校传承。安学斌教授在《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一文中着重阐述作为文化重要主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指出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链条上主要的齿轮,缺少了这个环节,民族文化就将会衰亡和断链,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以下五种解决传承人的困境的措施:(1)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为文化传承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2)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传承人命名与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3)建立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让文化传承人生活无忧地进行文化传承。(4)精心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文化传承人进行有偿传承活动,帮助文化传承人解决好生计问题。(5)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使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二、  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民间音乐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长期积累培育出来的,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民族民间音乐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是分不开的,这些因素影响制约着民间音乐的创造,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体现的重要内容。要想留住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守护民间文化的生态,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正确对待民间文化的传统,才能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健康地传承,并获得文化艺术的新生。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已不是纯粹的艺术或娱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则依附于各类文化事象,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民俗及宗教信仰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动。[2]正如人类学家内特尔讲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建立民族音乐博物馆和民俗文化村,开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