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选集总序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选集总序
三大空想家各有自己的特点。圣西门具有天才的慧眼和博学的头脑,他
觉察出了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几乎所有思想的萌芽。傅立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特别出色,在他的著作中,几乎每页都放射出讽刺和批判的光芒,揭露了被
誉为文明社会的丑恶。欧文的学说和他的活动,具有”实践的性质”。正如
恩格斯所说,欧文的共产主义是通过新拉纳克棉纺厂的“纯粹营业的方式,
作为所谓商业计算的果实产生出来的”①。欧文主张废除私有制,主张人人都
有劳动的平等义务和获得产品的平等权利,他是共产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
叶则与欧文不同,他们是社会主义者②。圣西门“除无产阶级的倾向外,资产
阶级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恩格斯);傅立叶主张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但在他设计的“法郎吉”中,还保存着一定的私有财产。欧文后期曾接近过
工人运动,求助于工人阶级实现其梦想,在英国工人中进行了多年的活动。
三大空想家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是属于同一时代、同一类型的思想家,是
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十九世纪初期的伟大空
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是三大空想家的著作中最有生命
力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因此把他们的学说叫做“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胜利之后,他们就洞察出了这个制度
的几乎一切的弊病,虽然他们没能做出科学的结论,却对它进行了机智有力
的批判。傅立叶把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约言和革命后资产阶级文化奴仆
的颂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贫困现实相对照。一方面,揭穿
了资产阶级学者的冠冕堂皇的约言、华美词句的空虚;另一方面,暴露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惊人矛盾——文明运行于“罪恶的循环”之中,贫困是由富裕
本身所产生。傅立叶描述资本主义是一种“每个人对全体和全体对每个人的
战争”的制度;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在这个世
界里,同剥削阶级的极端豪华相反,劳动群众普遍遭受奴役和贫困。傅立叶
说,资产阶级文明就是“复活的奴隶制”,雇佣劳动就是奴隶劳动,工厂就
是“温和的苦役场所”。欧文用营业会计的数字,说明劳动者阶级手创的宏
伟生产力,只替少数人发财致富,而自己反而贫困和被奴役。圣西门尖锐抨
击当时的法国政府丝毫不关心改善人民的悲惨境遇。他们不仅揭露了资本主
义的罪恶,而且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祸根。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产
生灾难的原因是:“社会有两个值得同样畏惧和仇视的敌人——无政府状态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303页。
②马克思说:“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李嘉图时期,同时也出现了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对派——共产主
义(欧文)和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社会主义还只是处在它的发展的最初阶段)。”见《剩余价
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卷第
3册,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
260页。
和专横霸道”。傅立叶却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中看到了“一切灾难的主要原
因是生产的分散性或不协调的劳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了竞争,竞争
中产生“工业封建主义”即垄断。他从无政府状态中推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他把最初一次危机(1825年)就称为“多血症的危机”,
即由过剩而起的危机。欧文更进一步指出,私有制是社会上存在经济不平等、
劳动群众受苦和犯罪的原因。他说:“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
地狱。”他们虽然都没有看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性的生产和资本主
义的私人占有的矛盾,而这个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但是,
欧文已经“猜到了文明世界根本缺陷的存在”(马克思)。另外,傅立叶还
特别出色地鞭笞了资本主义的商业。他十分熟悉资本主义商业的内幕,历数
其重重罪恶。他指出资本主义商业是撒谎和欺骗的场所,是全体人民的陷阱;
商人是一帮抢劫犯、强盗和海寇,“经纪人就是兜售他人谎言并添上自己谎
言的人”,他讽刺当时法国盛极一时的商业骗术和小商人习气,达到了令人
发噱的程度。傅立叶还精辟地评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性关系和妇女地位问
题。他说,妇女是商品,“正象在文法中两个否定构成一个肯定一样,在婚
姻交易中也是两个卖淫构成一桩德行”。在每一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
是衡量普遍解放的标准”。总之,三大空想家的著作,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
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的宝贵材料,为科学
社会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和专横霸道”。傅立叶却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中看到了“一切灾难的主要原
因是生产的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