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吴式太极拳37式.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吴式太极拳37式.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1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吴式太极拳37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式太极拳37式学****辅助网拳37式作者:王培生来源:56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8日点击数:4740【字体:小大】【收藏本页】太极拳被誉为是中华之瑰宝,几百年来,这项古老而优秀的武术运动,不仅在中国城乡形成了群众性的锻炼热潮,而且已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国。太极拳以它那柔、缓、圆、匀的运动特色,以及能使练者获得防病、治病、防身、健身和推迟衰老的显著效益,为各国人民所风靡。37式太极拳是丹东市吴式太极拳研究社的创始人,太极大师王辉璞老先生与北京吴式太极拳撑门人王培生密切合作,把原来老架式83式删定为37式,招式的顺序按运动量的大小作了适当的调整,先将运动量较小的招式和四肢活动发展平衡的动作放在前面,次将运动量较大的和运动强度大一些的动作放在中间,最后将招式较轻的动作放在后面作收式,使运动量逐渐下降,以利记忆和学****37式太极拳只需15分钟左右即可将全套打完。经过多年验证,37式太极拳完全继承吴式太极拳的全部优点,效果极佳。历来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练到高深处可达到坚如钢、软如棉,不但能增强体魂,而且在技击方面也能作到难以匹敌。37式太极拳着重体现这一用意不用力的特点,在每一招式或在每一动作当中加入“意念”和“感觉”的说明,并要求每式符合拳理,即“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三者合一。若能仔细揣磨,认真实践,循序渐进,自能做到表里如一,动作随意,意到神随。久而久之便能达到较高境界。同时,由于有了“意念”和“感觉”,也可以帮助记忆招式的次序,自己检查每一招式的准确性。37式吴式太极拳教学口决:一、起势:1、重心右移:2、左脚跟提起;3、左脚横移;4、左脚跟落平;5、两臂前伸;6、旋腕上棚;7、蹲身按掌。二、揽雀尾:1、两掌外棚;2、坐步抱掌(左抱七星);3、左弓步打挤;4、转身措掌;5、坐步抱掌(右抱七星);6、右弓步打挤;7、翻掌前伸;8、坐身回捋;9、转腰翻掌;10、右弓步前棚掌;11、坐身摆臂;12、回身扣脚前按掌;13、转腰摆掌。三、搂膝拗步:1、转身提按;2、左脚向左横移;3、左弓步搂按;4、上步提按;5、右弓步搂按;6、上步提按;7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辅助网网搂按。四、手挥琵琶:1、坐身抱掌(左抱七星);2、转腰翻掌;3、左弓步平抹;4、并步左掌上棚。五、野马分鬃:1、转身摆掌;2、上步坐身捋掌;3、胸前合掌;4、左弓步分掌;5、上步坐身捋掌;6、胸前合掌;7、右弓步分掌。六、玉女穿梭:1、上步坐身翻掌;2、左弓步棚掌;3、坐身旋掌;4、回身托掌;5、左弓步架按掌;6、转身扣脚抱掌;7、转身上步抱臂;8、右弓步棚掌;9、坐身旋掌;10、回身托掌;11、右弓步架按掌;12、坐身抱、右脚横移;15、胸前合掌;16、右弓步分掌;17、掌(右抱七星);13、收脚插掌;14上步坐身翻掌;18、左弓步棚掌;19、坐身旋掌;20、回身托掌;21、左弓步架按掌;22、转身扣脚抱掌;23、转身上步抱臂;24、右弓步棚掌;25、坐身旋掌;26、回身托掌;27、右弓步架按掌。七、肘底看锤:1、上步捋掌;2、左弓步按掌;3、坐步上打拳。八、金鸡独立:1、两拳变掌左掌前劈;2、左弓步穿掌;3、独立挑掌;4、坐身劈掌;5、弓步穿掌;6、独立挑掌。九、倒撵猴:1、蹲身翻掌;2、撤步搂按掌;3、坐身提按掌;4、撤步搂按掌;5、坐身提按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