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矮寨特大桥简介+矮寨特大桥.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矮寨特大桥简介+矮寨特大桥.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1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矮寨特大桥简介+矮寨特大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矮寨特大桥简介矮寨特大桥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图片名称: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类别:桥梁论文集简介: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陈明宪(湖南省交通厅长沙市410011)摘要: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跨越德夯大峡谷。桥位紧邻德夯苗族文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条件复杂,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m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m到1300m之间变化。推荐方案为280m+1128m+124m的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桥梁两端直接与隧道相连,锚碇分别采用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本文重点介绍了大桥方案设计、抗风抗震及岩石力学研究的阶段成果,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特大桥;方案;,途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和花垣县,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湖南省境内的最西段,也是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段。路线起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与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相接,终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的“边城”——茶洞镇花垣河,与重庆至长沙公路洪安至酉阳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相连。。本项目勘察设计纳入了交通部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跨越风景秀丽的德夯大峡谷和中国著名的公路奇观——矮寨盘山公路(旧川湘公路)。桥位紧邻德夯苗族文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条件复杂,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m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m到1300m之间变化。在“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设计原则下确定最佳的桥位及桥型方案是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和设计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地貌单元为低山地貌,矮寨特大桥沿北西向横跨德夯大峡谷,沿桥轴线地形起伏极大。峡谷最低处地面标高为240m左右,最高处标高为660m,740m。山坡平均坡度约54?,49?。谷底宽约60m,地形较为平坦,有G209国道通过,沟内溪水自东向西流。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m到1300m之间变化。在茶洞岸侧有一巨大的岩堆,岩堆上下高差达2270m。,?,年平均降雨量1400mm,无霜期长,历年平均为282天。?C、?C、极端最低气温-?C、?C;矮寨地区年平均冰冻天数为13天;矮寨地区年平均雾日为45天;、吉首NW向瞬间风速25m/s、。,勘察场地发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的粘土、块石和寒武系中统的灰岩和下统的灰岩、砂质页岩。岩层倾角平缓,一般在15?以内。受桥位地质构造及地形的影响,峡谷两岸发育有构造裂隙和卸荷裂隙。《吉茶高速矮寨悬索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分析认为:该工程场地所处的区域和近场区地震地质构造环境相对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基稳定,未发现全新世的活动断裂,在遭受设防概率水准下的地震活动时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适宜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拟按100年基准期、2%超越概率水平设防,、(对应于原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区)进行抗震设计。,在最初的工可方3案设计中,几乎让大家认为特大隧道方案是唯一选择,但是设计者们发现,特长隧道不但修建管养复杂、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昂贵,而且社会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极差、隧道产生的大量废方和废汽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又让每个人心存隐忧,于是有了长达四年的漫长探索路,有了一桥飞跨德夯大峡谷的矮寨梦之桥。初步设计的悬索桥方案在工可隧道方案基础上产生了质的飞跃:(1)避开了不良地质的影响。矮寨悬索桥位置基岩裸露,岩石坚硬,产状平缓,地质稳定,无活动断层,有利于特大桥修建。如此同时,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和地质勘探均标明,排碧特长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极有可能引起隧道内大规模高水头涌水(或突泥)、隧道顶地表水源枯竭等环境地质灾害,应尽可能绕避。悬索桥方案所经地段,岩性变化较小,路堑边坡稳定性较好。特长隧道方案走向大致与一条NE向断裂带走向一致,边坡稳定性较差。(2)改善了公路的安全性能。由于特长隧道所处的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其施工安全、运营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相对而言,悬索桥方案对各种安全隐患的可预测性、易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