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禅意山水,诗词篇一:禅意诗王维(701-762)~字摩诘~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禅诗禅诗~是指宣扬佛理、禅机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禅理诗~内有一般的佛理诗~还有中国佛教禅宗特有的示法诗、开悟诗等等。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以辨证思维见长。二、禅意诗~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禅意诗的主要特色~富有情趣~表现的是空寂、淡泊、出世的情怀。王维以‚空山?及‚空?字直接入诗的作品有90多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瞑》)‚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酬礼部杨员外》)‚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谒璐上书》)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有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本诗塑造了一个逍遥自在的作者的自身形象。他徜徉于山水烟霞之间~独来独往~真是自在到了极点。作者在全诗构成的意境中浸透着禅宗的生活理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纵情追赏自然风光的过程中~一切任其自然~漫无目的~随遇而安~非常巧妙地表现了禅宗说宣扬的‚任性逍遥~随缘狂放?的生活理想。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拈花微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祥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传法?、‚涅槃?过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显现出法喜。庐山烟雨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高僧青原惟信禅师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寄韬光禅师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题僧房王昌龄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一、常见意象: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二、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三、思想感情: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或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篇二: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收集版)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